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降血糖医材专题】父爱改变糖尿病治疗,仿生胰脏 Bionic pancreas 新突破

2025-05-14 212

你能想像一位爸爸的爱,不仅催生出新的医疗仪器,并可能从此改变糖尿病的治疗模式吗?

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 Edward Damiano,以一位病患家属的心情为出发点,结合自己的专业而发明出双贺尔蒙泵仿生胰脏(Bionic pancreas)。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Damiano 教授的儿子在出生 11 个月被诊断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意即他的胰脏无法自行分泌胰岛素,必须终身靠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控制血糖,这情况对于身为爸爸的 Damiano 教授而言,无疑是一场梦靥,他曾经半夜惊醒去看儿子,发现儿子因血糖过低而呈现昏迷倒卧在地上,然而事前完全没有征兆。

血糖升降成因复杂

为什么会这样呢?试想像一下人体的血糖是加减后的结果,胰岛素贺尔蒙(Insulin)负责降低血糖,而升糖激素(Glucagon)则增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这之间的波动会受到患者进食、运动、压力和日常生活所影响。当白天患者血糖过低,会有些典型症状像是出汗、皮肤苍白、焦躁及行为异常等,容易被察觉而及时补充糖分,但若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现象,患者往往都在睡梦中,症状仅是多梦不安,那么一旦血糖严重低下的时间过久,就可能造成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或死亡。这种“一觉不起”的恐惧,也被称为“睡眠死亡症候群(dead-in-bed syndrome)”,患者在睡前往往神色如常,却因突发的低血糖而在睡梦中猝死。

现今针对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疗,无论是新兴的干细胞培育或胰腺细胞移植,都无法彻底改善“自体免疫系统破坏胰脏细胞”的现象,因此多从药物调控来着手,这需要患者一天多次注射胰岛素,以及经由指尖采血或仪器测量血糖来掌握身体状况,然而,这种不便利性即浮现出未满足需求(unmet needs),所以无论是上篇《注射胰岛素穿戴装置问世,嘉惠糖尿病患者》,或者仿生胰脏,都是为了改善控制血糖的模式来增进患者生活品质。

在这波医疗创新的蓝海中,无论是胰岛素泵 Imperium,或是仿生胰脏,例如赢得 2011 年糖尿病医疗仪器设计大奖(DiabetesMine Design Challenge)Pancreum、法国 CEA-Leti and Diabeloop 团队研发的产品,概念都源自于糖尿病动态双 C 疗法(CSII+CGMS 疗法),意即连续自动监测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仪,加上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系统(CSII),搭配智能手机 App 及云端监控,结合“远距医疗”概念,企图以大量且即时的患者医疗数据,供专业人员分析后,制定更切身的治疗计划,进一步达到“个人化医疗”的目的。

(Source:YouTube)

双泵系统-建构更接近生理状态的仿生胰脏

然而“仿生胰脏”的开发战场中,新创公司大多专注于连续感测器的敏锐度、感测模式,或者建构医疗软件来预测人体血糖值的波动,但对于 Damiano 教授而言,他希望发明更接近生理状态的仿生胰脏,来提供更安全、可靠、灵活的糖尿病治疗,因此 Damiano 教授和来自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 Steven Russell 博士合作,将研发重点摆在模拟胰脏的激素平衡功能,创造出能同时调控胰岛素以及升糖激素的双泵系统──Bionic pancreas。

Bionic pancreas 系统同样由监控仪、泵以及智慧软件所组成。病人会在腹部置入一个特制 G4 铂金探头,这个连续血糖监控仪每五分钟将测量一次血糖,资料稍后会借由蓝牙发送至智能手机,手机的 App 即是一个演算控制中心,它会判断患者的胰岛素和升糖激素需求,然后将诊断发送至双贺尔蒙泵系统,决定当下该注入胰岛素或者升糖激素。

(Source:Bionic Pancreas Team)

Bionic pancreas 优异的特点在于两方面:第一,团队掌握住维持升糖激素稳定的关键,并将它应用于泵。过去包含剑桥大学、维吉尼亚大学团队发展仿生胰脏时,都因为水溶后的升糖激素不稳定,所以只能采用胰岛素作单方面的调控;第二,团队所设计的控制运算系统,能精准预测血糖变化量,并给予调控激素的建议值。

简单来说,若依装置设定的五分钟测量一次,一天共 288 次作“胰岛素”和“升糖素”量的平衡,和传统一天仅 4 到 5 次的调控,或其他仿生胰脏装置仅以单一激素给药的模式相较,Bionic pancreas 更接近真实人体的器官运作。

今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科学及临床会议(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24th Annual Scientific and Clinical Congress)上,Damiano 教授发表实验结果:于 2013 至 2015 年,族群涵盖成人、青少年和幼童,年龄介于 6 到 76 岁之间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前三组试验中的患者先接受 5 天仿生胰脏治疗,后 5 天患者维持原先的泵治疗。而第四组试验则是 11 天的仿生胰脏治疗,续接 11 天原有的泵治疗。

实验结果显示,仿生胰脏更能够降低平均血糖值,也减少低血糖的状况,从数据面来看:成人平均血糖值为 133 mg/dL、青少年为 142 mg/dL、幼童为 137 mg/dL; 而血糖值曾低于 60 mg/dL 的比率,成人约为 1.5%、青少年 1.3%、幼童为 1.2%。而能反映体内近 2-3 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的糖化血色素(HbA1c)数值,也发现降低至 6.5%,属于控制良好。

科技发展,让糖尿病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不仅是 Damiano 教授单方面的实验,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éal)也进行世界第一起仿生胰脏的相关比较性研究,并刊登在著名的柳叶刀医学杂志(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他们将受试者分为三组来做比较:传统胰岛素泵治疗、单一胰岛素型仿生胰脏、双贺尔蒙仿生胰脏,结果显示双贺尔蒙仿生胰脏较能遏止低血糖(hypoglycemia)的发生概率,而且在让一个仿生胰脏系统试验中,皆未发现有夜间低血糖危险情况发生。

现今 Damiano 和 Russell 教授计划在麻省理工大学医学中心、史丹佛大学、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教堂山大学扩大临床实验,首要目标锁定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未来将拓展至第二型糖尿病族群,而关于初步的研究成效,目前已有多位内分泌科权威医师表示看好。

团队预计将于 2017 年完成最后的临床试验,于 2018 年产品上市,但对于 Damiano 教授而言,这时间表代表的是更深切的渴望──他希望儿子大卫上大学离家后,能配戴仿生胰脏 Bionic pancreas,从此无论跑步、享受美食或日常学校生活都能轻松自在,不须再担心何时扎针或该怎么调整胰岛素,而 Damiano 教授也不需再担心儿子醒不过来。看来爱的力量,的确能引领医疗科技的新发展呢!

  • Building a Bionic Pancreas

延伸阅读:

  • 【降血糖医材专题】注射胰岛素穿戴装置问世,嘉惠糖尿病患者
2019-03-16 17: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