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电影科技非常进步,像是《复仇者联盟》中的那些场景大场面,很多都是在电脑的后制过程中做出来的,而很多电影中的恐龙、外星生物、机器人当然也是做出来的,唯一没办法做出来的大概就是演员的演技了吧,我们还是可以借由演员细致的表演,察觉出感情的微妙变化,进而被感动。
但是,迪士尼最近发表的这个 FaceDirector 技术,号称是让演员情绪模组化的制作系统,但是如果你了解它的原理之后,可能会开始要担心,未来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那些绝妙演技,或许已经不是演员而是后制的功劳了。
(Source:YouTube)
举例来说,过去你要拍一段场景,可能是希望表达一个人由喜到悲的过程,那么导演可能希望这个演员在讲到特定台词的某个点上,把情绪爆发出来。而这种微妙的表达过程,就要看演员的功力高低。
而 FaceDirector 技术是用来把演员的“情绪”模组化,进一步说,就是虽然是同一段台词,你可以事先先请演员以喜、怒、哀、乐或是其他情绪,预先拍好不同的几段。毕竟保持相同情绪讲一段台词,要比情绪转折的表演简单多了。
▲ 将两段不同的情绪影片同步化,就可以决定要用哪一段的情绪来输出。
当然,人是不可能一下从“喜”的表情转换成“怒”,这个过程中还是会用到一些脸部表情重建的技术,用来重构由喜而怒的过程,此外,这个技术在户外的场景也一样适用。
▲ 系统会追踪人脸的位置以及特征,以用来进行情绪的调整管理。
接下来在系统中就会建立好情绪的模组,不过,虽然是同一段台词,每一段情绪影片的时间长度还是会依照演员的演出微妙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 FaceDirector 的程式一开始会先对照所有的情绪影片,将它们的时间进行同步处理。让每一段情绪讲的对话点都能彼此配的上。
当这个过程建立好之后,接下来的动作就简单了,导演可以依照需要,在电脑中随时切换演员的情绪,甚至可以选择要喜中带悲、由悲转怒的过程都可以。而不需要在现场一再要求演员重复以不同的情绪演技来表现。
相比过去那些 3D 特效、无中生有的后制系统来说,这个 FaceDirector 系统的硬件要求不高,但是可以减少片商在拍片现场的拍摄成本,不需要一再重复拍摄相同的画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演员的演技也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中等以上演技的演员,未来都可能可以透过这种系统,表现出高超的演技。
- Disney’s crazy ‘FaceDirector’ software can change actors’ emotions in a scene
(本文由 T客邦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Flickr/Peter Amend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