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小美容利器肉毒杆菌素的潜在不确定性

2025-04-16 208

肉毒杆菌素(botulinum toxin)是一把双面刃:它是世界上最毒的毒素之一,只要少量的毒素就会致人于死地;它也是微整形医师的一项超级武器,借由医师们的巧手,它帮助许多爱美人士重新拥有了年轻无瑕的容颜与体态,因此肉毒杆菌素被列为微整形四大天王之一。

但也有些人施打了肉毒杆菌素后会有表情僵硬等不如预期的状况,一般认为这与医师的经验与技术有关。但是较少人质疑是否是此药品本身的特性所致。

医学上认为将极少量的肉毒杆菌素局部施打于病人想要改善的部位,它则仅会作用在施打部位的神经细胞。但早在 2008 年就有意大利的神经科学家对此观念提出质疑,他们动物实验的证据显示,局部施打的肉毒杆菌素也可能会影响远端神经细胞的功能。

最近一篇发表在细胞报导(2016 Aug, Cell Report)的一篇论文,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明确的实验证据,指出肉毒杆菌素会在神经细胞间穿梭。其中一名作者杰森博士(Jason Vevea)以萤光蛋白标定录影的技术,呈现出肉毒杆菌素于神经细胞内运送的影片。此外,他们也有证据显示,原本获取这些肉毒杆菌素的神经细胞,还会将此毒素传递给与它有联络的神经细胞,并影响这些细胞神经传导的能力。而领导此研究的恰普孟(Chapman)教授说:我们还不清楚此毒素透过这种移动方式在体内究竟会跑得多远,但我们的细胞实验已清楚地证明,此毒素会在神经细胞内运送,并传递给其他的细胞。

肉毒杆菌素原本被用来改善斜视、斜颈、脑性麻痹等后来才运用于美容医学,例如消除皱纹、局部雕塑脸型、除孤臭等;过程简单快速,所以广泛受到明星、富豪及爱美人士的青睐,是很夯的美容潮流,甚至偏头痛也都可以用它来改善及治疗,2015 年全球销售金额超过 20 亿美元!而恰普孟教授团队认为,如果能够研发出不会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改良型肉毒杆菌素,将有机会取代现有的肉毒杆菌素,提供医师与患者更安全的选择,商机无限!

  • Botulinum toxin study proves possibility of remote effects
  • Long-distance retrograde effects of botulinum neurotoxin A.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2019-03-15 01: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