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洋研究船队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完成,台船公司今(21 日)于基隆厂 3 号码头举办新海研 1 号交船典礼,即将为台湾附近海域研究掀开新篇章。
身为海岛国家,台湾更应注重海洋学研究,然而现有 3 艘海洋研究船“海研 1 号、2 号、3 号”已老旧不堪,设备也更不上研究需求,科技部因此投入 16 亿元资金并落实“国船国造”目标,交由台船公司重新打造老船接班人:新海研 1 号、新海研 2 号以及新海研 3 号研究船。
前 2 艘已于去(108)年完工并交船,吨位从原规划的 500 吨级提升至 800 吨级,好让研究人员有更舒适的工作场地、也容纳更多设备。
今日,3 艘研究船中吨位最大(1,000 吨级)的新海研 1 号终于交船,宣告海研平台建置完成,加上由国研院管理营运的励进号研究船后,4 艘船将组成新的国家海洋研究船队,跨领域研究大气、海洋与海底地质。
▲ 新海研 1 号可容纳船员 19 人、研究人员 28 人(共 47 人)。
新海研 1 号研究船长 66 米、宽 14.8 米,一样采用最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续航力长达 40 天(11,700 公里),可航行远至关岛,如疫情趋缓,预计今年 12 月就会展开首航。
设备方面,新海研 1 号装备了 13 种科研仪器,比如 H800 水下遥控无人载具(ROV),可以进行中光/幕光层(海下 60~1,000 米)探勘、海底地形测绘、生物多样性热点调查;水下自主观测滑翔机(Seaglider)则可以借由改变自身浮力在水中垂直移动,假如遇到海上台风,研究船无法靠近,就能派出 Seaglider 去探勘。
船首气象塔、动态定位系统、单音束科学鱼探测深仪、浅海/深海多音束测深仪、水下定位系统等,则可进行海上定点及精准水深与地形研究。
台船工程师指出,研究船和商船的制造监工过程差异非常大,前者必须频繁出海检测,新海研 1 号直到交船前共出海 41 次、在海上进行了 59 次科学仪器测试,这段期间,台船工程师们已航过太平洋、用声纳设备扫过海底火山。
▲ 新海研 1 号海上试航。(Source:科技部)
蔡英文总统今天也来到现场为新海研 1 号命名、颂词,进行掷瓶仪式,蔡总统表示,随着国家海洋船队成形,将针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北赤道洋流区域等展开详细研究,建立台湾在西太平洋岛屿的科研地位。
▲ 蔡英文总统(中)、科技部长吴政忠(右)到场祝贺。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