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二次机器时代,数位科技在快速变革下威力远比过往强大,也正加速颠覆各行各业与你我的生活。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冲击虽然令人不安,却也让我们更有力量塑造未来,《机器、平台、群众》作者、MIT 史隆管理学院教授布林优夫森(Erik Brynjolfsson)认为,与其消极看待科技的影响,不如正向思考如何善用科技主导我们自己的命运。
正视重塑世界的三重革命
数字化所创造的新一波挑战正席卷而来,布林优夫森指出,科技曾在过去掀起多次变革,而这次所产生的震荡将会更为剧烈、影响范畴更广也更深远,尤其在 AI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我们应结合人类与科技的力量,重新平衡“人脑与机器”、“产品与平台”、“核心与群众”三重变革。
这三大变革力量组合显示彼此间的对应关系,每组配对中的后者,也就是“机器”、“平台”和“群众”,其重要性及影响力已逐渐超越前者。Google 人工智能系统 AlphaGo 近年接连打败围棋高手樊麾、李世乭与柯洁,向全世界展现 AI 惊人的学习发展潜力;Facebook、Airbnb 等平台本身不具有产品,颠覆传统产业生态;Linux 操作系统、维基百科等鼓励开放协作,动员群众之力达成目标。这三大趋势现正重塑我们的世界。
不过,布林优夫森强调三组当中的对应关系并非“取代”(replacing),而是“重新平衡”(rebalancing),如何将配对中的两者有效结合更显重要,掌握三大变革力量便能创造更多机会。
科技创造选择,如何抉择是关键
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价值,加上老龄少子化、劳动人口下降问题,已大量采用机器取代人力处理重复性工作。布林优夫森认为,企业虽然应全力以科技提升效率与获利,但并非只着重在既有作业与流程,应想想哪些工作只有人类能做、善用科技创造出新的工作,重新平衡两者而不是只有取代一途。
▲ 布林优夫森提出重新平衡“人脑与机器”、“产品与平台”、“核心与群众”三重变革
“机器人无法胜任的工作有很多,”布林优夫森说,“我不认为机器人能取代人类成为优秀的幼稚园老师,或是艺术家、作家、企业家,”他相信人类所拥有的创造力(creativity)是一大优势,还有与人交流、关怀、沟通谈判等能力,也都是机器所欠缺的。若将人机两者优势结合就能创造更高价值,人们也能在机器所不能为的工作领域中,持续扮演关键要角。
布林优夫森指出,科技创造了选择,人们如何善用科技作出选择,将会是决定成功的关键。许多人对于未来感到消极徬徨,认为机器夺走工作饭碗、造成社会财富集中、分配不均,事实上这些选择都不是由机器决定,主导权仍在人类自己手中。
科技再强仍是工具,工具无法摆布人类
“科技就是工具,就像铁锤之类的,现在这些工具变得愈来愈强大,”布林优夫森强调,“工具的力量愈强大,我们就愈有能力和自由去改变世界,并不受机器摆布”。正因为我们拥有更大的能力塑造未来,往后人类的价值观也将比过去更加重要,如何善用科技将成为最重要的课题。
工具在人类引导下学习如何自主判断抉择,例如无人自动驾驶车,未来将朝共乘、随选服务发展,不仅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与资本成本,而且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环保。虽然自驾车的安全问题最近因 Uber 自驾车事故再次惹议,但或许不应单独放大检视,行车交通不会因为驾驶是人类就比较安全。当然,自驾车也可能遇到涉及道德伦理的“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要将机器与人类的价值观调校一致,人们就必须更审慎应对,今后不管是对自驾车或其他科技发展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科技不能主导命运,我们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布林优夫森直言人们不应过度悲观看待科技的影响,应该反过来思考如何善用科技做对的选择才重要,要化被动为主动,在混乱中不断寻找机会;不该问“科技将如何影响我们”,应以正面态度去想“如何运用科技”。
(图片来源:《科技新报》摄于“布林优夫森教授首度访台公开论坛”及媒体联访)
延伸阅读:
- 《机器 平台 群众》书摘──比特币:一场化名革命
- 李开复:从机器的弱点找未来机会,让 AI 人工智能当你的“工具箱”
- 在快速变动的时代中,如何为下一波产业竞赛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