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马云在“中国绿色公司年会”的演讲提到,他曾在台湾一场餐会上,看许多已白发苍苍的企业家在大谈创新,当下他就觉得,“台湾没希望了,假如 7、80 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问题就大了!”
虽然马云没有指明那场餐会有谁,不过“白发苍苍的企业家”,也让人不难联想是哪几位座上宾。究竟他的这个看法是不是冤枉了台湾,还有台湾科技圈? 实际比较国内外著名、标竿的科技业公司,在上市 IPO 时创办人、CEO 的年纪,由于公司从创立到上市,即便顺利也需经过几年时间,若要推算这些标竿企业创办人创业时的年龄,粗略可往前推五年,甚至更长。
科技创业的圣地--美国
近代科技创业的圣地可以说是美国,所谓“科技”并不局限于电子、网络、手机等领域,也泛指生物科技、能源等产业。 我们整理了现在的新科技巨擘创办人在公司上市时的年纪,可以发现,即便是第一代网络公司 Amazon、eBay 与 Yahoo,他们上市时,创办人年纪也分别才 33、31、28 岁。而 Apple 的乔布斯(Steve Jobs)创业时更是只有 22 岁,Apple 上市时乔布斯也才 25 岁。也有不少科技公司创办人是在学校中,或者刚毕业即创业。
而 facebook 的 CEO 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上市时年仅 28 岁,公司创立的时候不过 20 岁,年纪轻轻从哈佛辍学创业,平了他的哈佛学长比尔盖兹的纪录。不过比尔盖兹在微软上市的时候已经 31 岁。 若以创业年纪、公司上市时年纪、公司成就来看,Apple 的乔布斯跟 Facebook 祖克伯可以说是拔得头筹,可蔚为英雄出少年的典范。
实力相近的对手--日本、韩国
若说美国因为制度、经济发展、竞争力跟台湾大不相同,那么以 GDP、科技实力、人口、文化较接近台湾的日本、韩国来看,在新科技的领域,日本的两大标竿,其一为最近因阿里巴巴 IPO 而大出风头的 Softbank 创办人孙正义,在 Softbank 软件银行上市的时候是 41 岁,但是他创立 Softbank 的时候才 24 岁,但这个不是他第一次创业,之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时,就已经在创立了调研公司 Unison World 。 另外一个则是现已拥有棒球队、银行、房地产的乐天购物,创办人三木谷浩史在 34 岁创立乐天、37 岁上市,也是个年轻 CEO。
而最近大家误以为是来自日本的 Line, 其实母公司是韩国的 Naver,创办人李海珍在 1999 年、32 岁的时候开了 Naver,并在李 35 岁时成功上市。以当时韩国优秀人才无不往三星、LG、Hyundai 等大集团谋职的风气而言,创业是艰辛的,即便成功创业者如李海珍,也是透过三星子公司内部创业制度成立了 Naver,持平而论,若日、韩这类创业难度高的国家,都能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展现如此成果,台湾是该汗颜。
同文同种但级别不同--大陆
很多人喜欢拿大陆来跟台湾创业做比较,理由是同文同种。但是却没有思考这当中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大陆的人口数、GDP、网络管制、地域经济等等都绝非台湾模式,某些方面比较像是美国,但是也不全然。的确是实现了邓小平的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度。 我们列举了中国几个领域的大型新科技公司,可以发现他们当年受限于当时的中国资本缺乏、上市制度不完善,所以普遍是工作几年之后创业,但是也都不晚。30 岁左右创业是主流,收成时都还在 30 岁出头。
这里面马云算是较老的特例,一来他是很少数没有科技背景的网络创业家,再者是他并非电子商务的大陆开山始祖。中国第一代电子商务开创者是“易趣”邵亦波(2002 年;29 岁),同时间点台湾当时电子商务龙头是“拍卖王”,在 eBay 2002 年同时购并这大陆、台湾两家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后。 2003 年马云才开始他的淘宝生活。不过也由于马云在中国电子商务坚持最久、盟友最多,造就了他成为今天中国首富、网络盟主的地位。
创业环境没跟上时代的台湾
在 1995~2005 年期间,台湾的网络圈,相较于大陆有非常领先的许多条件。但与今日的大陆相比却已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十几年,进军大陆的网络、游戏创业家,因为潜规则、法律规范等等,几乎全军覆没,少有听到凯旋归来的。 在台湾,能成功上市的除了众多游戏公司,真正的网络公司可说是屈指可数,诸如 PChome、商店街(同属 PChome)、数字科技(591)、爱情公寓这些。 若再扩大范围,将知名海外网络企业所收购的网络公司纳入,也就是再加上奇摩卢大为(购并时 35 岁,后同)、拍卖王林启东(34 岁)、兴奇何英圻(40 岁)、创业家兄弟的郭书齐、郭家齐(24 岁)、阿码科技黄耀文与黄耀明兄弟档(38、37 岁)、Gogolook 郭建甫(34 岁)等。
从上市公司来看,比较知名的 PChome,詹宏志先生也非第一次创业,所以看起来年纪稍大。宏碁、宏达电、台积电等电子产业因创业门槛高、厂房设备需大笔资金投入,产业属性不同,因此创办人上市成功的年龄皆不算小,台积电张忠谋甚至在公司上市时已经 63 岁。
不过,我们看较属于科技创新的华硕,创办人平均年龄就比较年轻,创业时也才 30 岁出头。这四位创办人都很低调,但身价都以百亿起跳。 游戏橘子刘柏园更是 25 岁就创业,在游戏股很难上市的当年,以高价上市创下不菲身价。也引领后来的网络游戏行业跟风。纯粹网络公司上市的还有 591 租屋网,以及爱情公寓。两个团队的都是非常年轻就创业,591 王震宇创业当时 25 岁,而爱情公寓团队创业时年龄平均才 23岁。
以美国、日本、韩国、大陆、台湾来看,这些科技业的创办人绝大多数都是在很年轻就创业,并且获得成功。推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新科技的使用与掌握多在年轻一代的手里,他们具有理解新科技的应用、潜力的能力,也不乏实作的能力与伙伴, 较年长的族群在这方面就很明显的落后。所以马云才会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 7、80 岁的人还在创新,问题就大了。”
资深者所应扮演的角色
但在这样的情势,并不意味着年纪大、资深的成功企业家与长辈,在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就没有了价值跟帮助。反过头来说,曾经创业过、或想要创业的年轻一代其实都有着类似的困境,像是缺乏资金、公司运作的知识不够深入、资本市场的了解不够,以及没有快速与国际接轨的资源、业界的人脉相对贫乏、市场的判断经验不足、获利营运模式不够完备等等,这些都是很值得资深成功企业家、长辈可以着力的地方,
我们建议资深成功企业家、长辈可以多着力于:
一、为年轻人搭好他们可以发挥的舞台(平台)
二、提供必要资源
三、以人脉协助,并推动与国际接轨
四、予以适当的建言并信心
五、相信下一代的年轻人
要了解到,不仅在毕竟不止在科技业,历史上许多成就一番新创举的人,都是英雄出少年,跨世代合作才能让台湾科技创业的格局、成功率上升。况且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长辈们要懂得放手,不要样样都要自己跳下来亲为,而能转而从旁扮演辅导者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心里要深信,下一代绝对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扛得起未来世界的责任。
(首图来源: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