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速控制 COVID-19(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各国医药团队正在开发口服疫苗,帮助卫生条件不佳,缺乏医护人员的地区能够用口服疫苗压制疫情,但新研究指出这类地区居民,尤其儿童,因长期缺乏干净饮用水产生的慢性肠胃疾病,将使口服疫苗无用武之地。
口服疫苗已经行之有年,例如预防小儿麻痹的口服沙宾疫苗,和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等,都是在台湾常见的疫苗类型,因此在 COVID-19 疫苗问世后,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也试图开发口服疫苗造福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
▲口服沙宾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的重要发明,医学界期望口服 COVID-19 疫苗也能达到同样效果。(Source:UNICEF)
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医学系的团队,在昨日出版的《免疫学》(Immunity)期刊中发表文章指出,对于缺乏合格医护人员,疫苗接种人手不够的地区,口服疫苗的确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让大部分民众以自行吞服的方式接种。
但如果当地卫生条件不佳,居民长期缺少干净饮用水和粮食的话,容易罹患各种慢性肠胃疾病,称为“环境性肠胃失调(Enviromental Enteric Dysfunction, EED)”,其中儿童尤其容易受到 EED 影响,造成肠胃吸收能力衰退而营养不良,影响发育,也会让口服疫苗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主导研究团队的匹兹堡大学医学系 Timothy Hand 博士。(Source: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许多口服疫苗原本是为了帮助这些地区的人们,避免罹患包括 EED 这样的疾病而开发,但已经罹患 EED 的病患,却完全无法受惠。”主导研究团队的 Timothy Hand 博士指出,在老鼠实验中,团队观察罹患 EED 的老鼠,因为细菌、病毒感染造成慢性肠道发炎,导致不可逆的发育迟缓,且肠绒毛会比较短,营养吸收能力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而 EED 病鼠在测试口服疫苗效力时,由于吸收能力不良,疫苗在肠道中与免疫系统 T 细胞的反应效果,比起正常老鼠低了 18 倍,Hand 博士表示,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 EED 病鼠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过多,使疫苗无法顺利与免疫系统 T 细胞产生作用。
因此,要让口服疫苗产生应有的作用,团队建议必须先使用抗生素治疗,将 EED 病患肠道内的害菌数量减少,因为 EED 病鼠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口服疫苗在病鼠体内的效果便回复到与正常老鼠一样水准。
目前全世界约有 1 亿 5 千万儿童处于卫生条件极度恶劣的环境中,也都是罹患 EED 的高危险群,因此研究团队建议除了口服疫苗之外,让这些地区拥有足够的抗生素,才能真正有效帮助当地人民控制 COVID-19 疫情。
- Oral Vaccines Sometimes Fail in Resource-Poor Countries – New Research Helps Explain Why
(首图来源:World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