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水星探测船“信使号(Messenger)”于美东时间 4 月 30 日 15 时 26 分(台湾时间 5 月 1 日 3 时 26 分)因燃料耗尽,以高达 1 万 4,082 公里的时速撞毁在水星表面,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与 28.9 万张水星影像,为将近 11 年的太空旅程画下句点。
信使号为人类首次近距离探测水星的任务,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应用物理学实验室(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APL)设计制造。信使号于 2004 年发射升空后,在太空飞行了 6 年多,才于 2011 年 3 月进入水星轨道,NASA 原本预定信使号仅须执行 1 年的太空任务,但因信使号的状况良好,NASA 两度延长其任务时限,让信使号能搜集更多人类未知的水星资讯。
在即将撞击水星前,信使号在 Twitter 上预告自己即将结束太空旅程:“嗯,我想该和所有朋友、家人及支援团队道别了,我很快就会进行最后的撞击了”,约莫 14 分钟后,地面控制人员证实信使号已在水星坠毁,传回地球的最后影像是水星表面 93 公里宽的 Jókai 撞击坑。
不过,由于信使号撞击水星地点位于背对地球那侧,因此从地球上无法观测到它坠毁的过程,但据 NASA 估计,信使号是以高达约 1 万 4,081 公里的时速(相当于每秒 4.02 公里的速度)撞上水星,并在水星表面留下直径 16 米的坑洞。
在 2004 年进入太空后,信使号飞行了约 78.85 亿公里,并在 2011 年进入水星轨道前绕行太阳 15 次。信使号为科学家带来许多重大发现,包括证实了在太阳永远无法照射到的水星极地撞击坑中,藏有冰沉积物及其他挥发性物质;发现水星表面最大的火山平原开阔区之一,确认了在水星形成历史中,火山活动对塑造水星地壳有关键性的作用;及探测出水星的核心有液态铁流动的迹象。
信使号功成身退后,接下来欧洲太空总署与日本将合作“贝皮可伦坡号(BepiColombo)”水星探测计划,预计于 2017 年 1 月底发射升空,并于 2024 年 1 月进入水星轨道,任务时限为 1 年,必要时将会再延展 1 年的探测时间。
- Messenger’s final image before crashing into the surface of Mercury
- A Final Scene from Mercury—MESSENGER’s Last View
延伸阅读:
- 水星黑暗表面成因为何?彗星碳尘“漆”上去的
- 水星体积缩水中 直径已减少 14 公里
- 四处漫游的木星,是太阳系如此独特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