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人口走向高龄化、新药价格越趋昂贵,使得医疗支出日益沉重,多国政府开始积极鼓励使用学名药。虽然有美国借着 TPP 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国际间力推专利连结,与品质法规风险等因素限制,全球学名药市场仍呈现稳定成长态势。TrendForce 预估 2016 年全球学名药市场规模约可达 3,149 亿美元,2019 年可达约 4,099 亿美元,2015~2019 年复合成长率约为 8.7%。
学名药存在的重大意义,是让社会大众能以可负担起的价格获得药品治疗。TrendForce 生物科技分析师刘适宁指出,由于医疗支出节节高涨,造成各国财政沉重负担,许多国家纷纷祭出鼓励政策,意图扩大学名药的普及率来降低医疗支出。如日本厚生省目标 2020 年学名药用量市占率达 80%,并积极核准学名药上市。法国推行医疗支出成本控管计划,拟透过降低药价与增加学名药的使用,在 2017 年达到学名药占药品总支出 25% 的目标。
各大药厂看准学名药市场的潜在商机,纷纷磨刀霍霍。由于美国为最大药品市场,即便成长缓慢,一直以来仍是兵家必争之地。日本因力推学名药政策而备受瞩目,传统专利品牌大药厂葛兰素史克(GSK)与赛诺菲(Sanofi)都积极跨入。新兴市场则以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印度与中国的学名药市场最具发展潜力。
刘适宁表示,台湾药品市场受限于人口与全民健康保险,导致规模小且成长率低,如药厂希望积极扩大营运规模,可采取外销或购并策略。以全球制药产业的发展脉络而言,仅少数药厂可单靠自身国家的庞大内需市场,奠定成为跨国药厂的坚实基础,多数药厂仍须借由外销与购并而逐步成长,如以色列、瑞士、爱尔兰与冰岛等国的药厂,可跳脱国内市场的局限,发展出数间大型跨国药厂,堪为最佳典范。
关于学名药
与所参照的专利品牌药品的活性分子、剂型、剂量相同,且经试验证实具备相同疗效与安全性的药品。
(首图来源:Flickr/e-Magine Ar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