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Data 已成为帮助企业、政府与个人整理趋势洞见的重要帮手,但随着个人纪录、社群媒体的资讯愈来愈多,隐私权问题也跟着浮现。
举例来说,在健康照护领域,big data 所来带来的利益、以及保护病患隐私之间,只在一线之隔。根据国家基因组研究协会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的数据,big data 是研究人类基因组排序、藉以治疗癌症与个人病症的幕后功臣,这些数据和技术让基因组的排序成本从 2001 年的 9,530 万美元大幅缩小至 2012 年的 6,600 美元,排序所需天数也从原本的数个月骤减至数天。
不过,根据 Institute for Health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最近的研究,个人资料遭到泄漏、偷窃的风险,已成为病患隐私的最大威胁。
另外,广告产业虽然宣称人们喜爱具有针对性的线上广告,但根据调查,美国民众对此其实不太关心,反倒是担忧第三方组织会在取得这些个人资讯后,使用于广告以外的用途。
Re/code 10 日报导,为了保持个人隐私以及国家安全、经济效益的平衡,英特尔 Intel 安全政策暨全球隐私权部门经理 David A. Hoffman 建议,确切执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保护个人资料的八大原则中的个人参与原则 (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Principle),让个人有权知道自己被搜集的资料并加以更正、或做出删除的决定。
另外就是“限制原则 (purpose limitation)”,不让资料用于规定以外的领域。此外,各大组织必须信守隐私承诺,对外公开隐私政策以及隐私保护的措施。Hoffman 认为,隐私保护其实是一种资产,可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利器。
封面图:By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