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那些睡眠监测装置,似乎会让失眠变得更严重

2025-05-03 210

失眠的时候,你会怎么解决?看医生、用药物或装置辅助,还是用其他的方式让自己快速入睡?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19 年 3 月 21 日公布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有 20 亿人有失眠的问题。与此同时,全球也大约有 21%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且这些问题还会影响生活状态,引发更多问题。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关心睡眠品质,也开始调整睡眠模式,变得更规律。为此,不少人购买睡眠监测工具,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但现在又有研究表示,这些睡眠监测装置得出的数据未必准确;而且可能还会影响你的睡眠状态,让失眠更糟糕。

专家:睡眠追踪器可能会使你的失眠更糟

针对“睡眠追踪装置影响睡眠品质”这个话题,纽约时报采访了美国北达科他州睡眠中心的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表示,一些附带睡眠监测功能的运动装置并不能准确得知佩戴者的睡眠状况。主要是,部分装置的监测模式较简单,主要是以“佩戴者有没有运动”为睡眠状态的判断依据。

当装置佩戴者躺在床上不动时,装置就会判定这个人已睡着,但事实并非如此。透过这种形式得出的数据无疑不准确,装置明显高估了佩戴者的睡眠状态,对佩戴者也没有帮助。

当然,这些只是较早期的装置会犯的错误,现在不少装置的“睡眠模式”都不再单纯以运动为评判标准,还会结合呼吸、心率等数据,判断佩戴者的睡眠状态。这确实比旧模式合理很多。

但是,装置的佩戴方式其实也会对睡眠造成“二次影响”。IEEE 健康与医学转化工程期刊在 2013 年的研究报告,就推出这个观点:

睡眠监测的时候,我们往往要把很多监测装置、感测器接到检测者身上,这种外接方案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在“睡眠”这个场景中,手表、手环、有线耳机(包含挂脖耳机这种带有线材和固定结构的装置)以及全无线耳机这 4 种装置产生的“佩戴感”对睡眠的影响也不一样。

即便这些感测器是透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到检测装置,有一定的体积,对人体来说,同样外接一件物体在身上。人可能会因为佩戴产生的异物感被唤醒,这样就是造成不必要的二次影响。

还有,北达科他州睡眠中心研究小组还提到,监测数据结果也影响佩戴者。很多人会从检测数据中感受到压力和焦虑,进而也会增加失眠的可能性。

对此,睡眠中心研究小组就举例:

在我们追踪测试的对象中,有一位女士告诉我们,她手上的装置监测出她的睡眠品质只有 60%。然后,我们再对她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治疗,然后再进行了一次睡眠测试。实验的时候,她已经在实验室内睡着了。但当我们告诉她实际的结果时,她还是不相信。她依然拿着智慧穿戴装置得出的数据来问我们:“为什么我的手环还是说我睡得很差呢?”

从这个案中,研究小组也开始思考,装置不准确的研究结果还会为使用者带来焦虑,增加失眠的概率。

厂商:“所谓的威胁,都被放大了”

拿着睡眠中心研究小组的结果,纽约时报也相应联系了几家做睡眠监测的智慧穿戴装置公司和机构,看看他们对此的看法和回应。

面对这个观点,Fitbit 的研究主管 Conor Heneghan 博士就表示:

我们 Fitbit 要做的,就是给人们一个了解自己睡眠健康的工具。我们也相信,装置和算法能够保持准确性,可以清楚记录使用者的睡眠时间。

为了论证这个言论,Fitbit 也搬出他们在 2017 年的实验结果。当时,Fitbit 就进行了一次睡眠监测测试。他们找了 60 人来佩戴 Fitbit 的智慧穿戴装置,并拿出这些数据跟医疗等级的转接监测器材做数据对比。结果发现,70% 的人的数据都能够和专业装置匹配。

Heneghan 还表示,当加入两名分析师对同一个案进行睡眠品质评估时,Fitbit 的数据匹配度能够达到 90%。

面对这个结果,Heneghan 以及 Fitbit 本身都对自己的数据和产品都很有信心。Heneghan 在受访时也提到,很少有人会出现极度的睡眠焦虑,测试提到的状况还是个例。如果把这个理解成常规情况,那就是被放大了。

针对装置带来失眠焦虑这一点,睡眠监测应用软件 SleepWatch 的 CEO Eugene Spiritus 博士也表达自己的观点:

睡前增加焦虑、导致失眠的因素有很多,如喝了咖啡、做了运动,又或者是晚餐吃得不好等,都会成为影响睡眠品质的原因。很多使用者会关注这些因素,同时也像我们反馈了这些需求,希望我们推出的应用软件能够帮助他们。

确实,SleepScore 目前也在优化他们的产品。他们希望添加更多的监测功能,提醒使用者在睡前需要注意什么,进而提高睡眠品质。

不管是硬件厂商 Fitbit 还是软件开发商 SleepScore,他们还是希望透过这个例子向大众说明,支援睡眠监测功能智慧穿戴装置和应用软件,对于想调整睡眠模式的人,还是有帮助的。

提升睡眠品质的方法,好像只有一个

现在,研究者的理论和厂商的观点在相互对立着。我们很难用现有的资讯和结论来判断谁对谁错。两派言论,可能还需要对峙一段时间。

但对那些渴望解决睡眠问题的人来说,两派结论斗争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怎样才能睡个好觉,这才是他们关心的事。

但在讨论此问题的答案前,睡眠中心的医疗主任 Seema Khosla 认为,一部分人应该先纠正自己的观点,才有讨论如何提升睡眠品质的意义:

现在,很多人其实都对这些装置有误解。装置其实只是一个测量工具,它只不过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状态的东西,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东西。就像体重计一样,你经常往上面站,它只能告诉你体重上的数字和变化,但它并不能帮你减肥。这些监测装置的意义,其实也一样。

Khosla 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很多人太过执著于装置和从装置中获得的数据,这样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在数据上过分执著反而会导致焦虑产生,对睡眠造成影响。

就像,一个人如果躺在床上苦苦思考自己为什么睡不着,脑袋经常保持紧张的状态,那是不可能睡着,他也会进入一个“因为失眠而失眠”的恶性循环中。

(Source:shutterstock)

Khosla 主任还补充,现代人的睡眠观念也有不正确的地方。她认为,“人们会为一些睡眠装置支付 200 美元,但却不愿意关闭手机并上床睡觉”,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不改变这个思维,用再多的装置和药物也意义。

针对这一点,West Virginia 大学心理学教授 Hawley Montgomery-Downs 博士也表示相同的意见。

她在自己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了解睡眠品质最直接的方法应该从自身出发,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睡得好不好,会比单靠用装置测量更好。

装置得出的数据只是辅助,更多的还是要自己的身体学会调整,那睡眠模式才能真正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上。

如果你还受到失眠困扰的话,别想太多,好好睡一觉,效果应该会比看着指标苦恼怎样才能入睡更好。

(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Unsplash)

2019-06-23 09:13: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