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中风患者的福音,用大脑意念就能控制动力服

2025-04-15 207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每 6 个人中就有一个可能会中风;在瑞典,每年有 1 万 6,000 人中风,他们之中的三分之二手臂会瘫痪。拓展训练能让病患们重获控制手臂和手的能力,当然,大脑的受损程度直接影响了康复程度。这是传统物理治疗可以获得的疗效,而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选项──机器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 Roger Gassert 研发了一系列能够训练手臂功能的机器人技术设备,它们可以成为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部分。然而,不论是物理治疗还是机器人辅助的治疗,疗程都是由每天一到两节训练课程组成的,这对病患而言是很累的,因为他们要在往返物理治疗中心的路上耗费大量时间。

 

动力服摇身一变,成为训练型机器人

“我的观点是,不要让病患们专程来到诊所中进行康复性训练,相反地,我们要让这样的锻炼融入到他们居家生活的各方面。”Gassert 表示,这是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 Jumpei Arata 教授交流后得到的想法(Arata 曾于 2010 年学术假期期间在 Gassert 的实验室工作过)。

“第一,现有的动力服都太重了,这让病患们很难举起他们的手;第二,他们也很难感知物体的存在;第三,想要抓取物体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到底该出几分力气。所以,我们想要发明一个模型,让他们的手掌更自由,这样他们就可以完成日常的各种任务,达到运动功能和体觉功能。”Gassert 说。针对这个问题,Arate 发明了一个手指三重钢板弹簧。发动机在中间的弹簧移动,它能把力量透过另外两个弹簧传输到手指的各个部位。如此一来,手指可以自动适应物体的形状,方便患者抓取物体。

但是,这个集成动力设置会将外骨骼的重量增加到 250 克,这在临床试验中对病患而言已经非常重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发动机改装到病患的后背上,这样力量就可以透过自行车闸线被转换到动力服上。手部装置模型的重量不到 120 克,但它坚固到可以提起一瓶一升的矿泉水。

探究大脑处理机制

大脑中到底有些什么奥秘?在中风之后,大脑是如何将指令传递到手足的?Gassert 解释:“病情严重者的大脑和手部的连接已经被严重破坏,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将指令自然而然地传递到机器人装置。”也就是说,他们要察觉到病患大脑中移动手部的意图,并将这个资讯传递到动力服,这个过程对治疗很有利。Gassert 说,很多研究显示经常性的锻炼,有可能加强手脑间现有的神经连接,而其中一个要点是,当大脑发出移动指令时,它能接受手部传来的体觉回馈。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脑处理机制,Gassert 与临床医生、神经学科学家和物理治疗师们展开了一项重要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运用了各种可视影像技术,比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绘制大脑活动图。这项技术让他们有了一些新的领悟,fMRI 又贵又复杂,根本不适合用于物理治疗。“另外,它们也不便携”,Gassert 补充。所以,他开始想要运用一些更简单的技术,比如脑电图学以及功能近红外光谱系统(fNIRS),它们在同类技术中是最便宜的。目前,Gassert 正在研究 fNIRS 的实际应用,这就更具挑战性了。

 

另一些基本见解

此处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明白大脑是如何控制四肢,让它们与周遭环境进行互动的。“机器人技术对基本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Gassert 解释。比如,机器人技术专家已经发明了一个动力服,它能在人们行走的过程中,在 200 毫秒内限制膝关节的活动,并将自由度提高五度。有了感应器的帮助,科学家们可以测量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力,并用相关资料推测大脑是如何调整膝关节的僵硬程度的。这项发明可以应用到对新型活动性假体的控制中。

如果科学家们成功建立了大脑和动力服之间的互动联系,就可以研发出适用于治疗的装备了。但如果创伤是永久性的,那么机器人装备可以做为伤口治疗的备选方案,为病患提供长期支援。然而,如果中风患者们期待能实现相当可观的康复,那机器人辅助治疗绝对是不二之选。

  • Brain to robot: “move, please"

(本文由 雷锋网 授权转载)

2019-03-15 09: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