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使得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型态皆受到冲击,企业开始采取远端工作外,以及电商、外送等平台需求大幅提升下,不知不觉我们被要求的隐私权更多,遗留不同的数位足迹在网络。
正当欧盟及美国-接连向科技巨头 Goolge、Facebook 提出反托拉斯法诉讼时,也唤起大众对自身隐私权的重视与讨论。以下就来回顾今年发生哪些隐私权争议事件。
“Zoom 乱入”成为资安漏洞
年初,许多企业因应防疫,皆采取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WFH)的模式,正当远端工作和学习的需求大增,通讯品质稳定的 Zoom 自然受到大众的青睐。
不仅市值直接翻涨 2 倍,更使 Zoom 的创办人兼 CEO──袁征一举成为《Forbes》杂志 2020 年 4 月号封面。
▲ Zoom 创办人兼 CEO 袁征。(Source:ZOOM)
然而无限风光同时,Zoom 却深陷隐私及资安漏洞,更在使用者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将用户个资共享给 Facebook 和 LinkedIn。
另外,Zoom 更因为软件预设不够周延,使得有用户未被邀请的情况下,参与其他用户视讯,这些“不速之客”会故意大吼大叫、播放歌曲,干扰会议教学,这类行为称为“Zoom 乱入”(Zoombombing),更成为今年时代杂志的年度选字之一。
种种的资安疑虑,使各国绷紧神经,行政院也发函至各公务机关等,表示不应使用包含 Zoom 等有资通安全疑虑的产品。教育部并通知各级学校,停止使用 Zoom 远距教学。美国太空总署 NASA 和 SpaceX 等也都迅速宣布禁止使用。
纪录片《智能社会》揭露社群时代的“监控资本主义”
今年风靡全球的 Netflix 纪录片《智能社会:进退两难》(The Social Dilemma)采访前 Google 设计伦理学家哈里斯(Tristan Harris)、哈佛大学教授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等人,揭发科技巨头向广告商兜售用户的数据及个人资料,并将界面设计得使人成瘾,从中获取庞大的商业利益。
四大科技巨头的听证会 2020 年 7 月结束后,仿佛受到诅咒,Google、Facebook 等科技巨擘接连遭欧美-指控违反托拉斯法,前者被指控的广告业务及依赖大量用户数据,后者被指控利用市场主导地位侵蚀自家平台的用户隐私。其中,Facebook 未来恐面临拆分 Instagram、WhatsApp 的命运。
然而,早在 2019 年纪录片《个资风暴:剑桥分析事件》(The Great Hack)就曾揭露英国数据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透过 Facebook 应用程序,搜集用户个资,进而投放政治广告,试图影响各国政治,包含英国脱欧运动、2016 年美国大选等。
Facebook 向苹果宣战:抗议隐私政策异动
面对纪录片《智能社会:进退两难》的种种指控,Facebook 洋洋洒洒列出 7 点驳斥,但你信吗?
Facebook 2020 年 12 月 17 日大动作在多家报社,刊登全版广告,标题写着“我们一同与世界各地的小型商家,挺身对抗苹果”,公然向苹果隐私新规宣战。
先前苹果公布 App Store 的全新隐私政策,要求 App Store 开发商提供更详细的隐私使用说明,使用户在下载 App 前,能了解自身隐私资讯将会如何使用。
面对苹果隐私政策的异动,Facebook 急得跳脚,因为此举将冲击 Facebook 的广告业务,无法搜集用户数据,恐影响未来 Facebook 目标式广告投放失准。
冲突点在于 Facebook 和苹果双方的营利方式有极大分歧,苹果希望提供用户付费服务,未来减少对广告商的需求;Facebook 则提供用户免费服务,并以投放目标式广告向广告商收费。
(本文由 远见杂志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