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话题在从去年开始炒得火热,中国与台湾都相继成立产业联盟。中国近年来投入大基金提升半导体自制率,对于掌握 CPU 技术有不小野心,因此开源架构的 RISC-V 相对弹性自主,对于不少想要减少对 ARM 的依赖度的中国厂商,将是不错的切入点。对于 RISC-V 来说,建立生态系统将是发展的关键,因此中国的态度也绝对是要观察的重点之一。
先从台湾的案例来看,晶心科为少数以 RISC-V 架构发展微处理器 IP 的厂商,从去年到今年也相继推出基于 RISC-V 架构的新产品抢市。而公司表示,相较台湾而言,中国为了提高芯片自制率,因此对于弹性与自主性较高的 RISC-V 采用意愿很高,加上补助政策的影响下,对于业务推广上有不错的助攻。据了解,甚至在中国新案上,有一半以上的产品应用锁定 AI 技术,不难察觉到中国对于半导体产业发展仍十分积极。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相较台湾有晶心科的这类的厂商,RISC-V 在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甚至比印度、俄罗斯更慢。芯原微电子(Verisilicon)戴伟民董事长坦言,很多中国公司认为,过去投入很多授权金与权利金给 ARM 或 Intel 了,因此想要与 ARM 切断关系并不容易。
中国对 RISC-V 野心大,联盟成员逾百家
但是其实中国在 RISC-V 的野心也显而易见,像是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自 2018 年 9 月成立,到今年 1 月底,已经累积近百个会员。主要受到中国近年积极开发自主芯片,芯片设计公司的数量也日益增加。根据调查,2017 年全中国共 1,380 家,到了 2018 年来到 1,689 家,市场之大,也让 RISC-V 联盟渴望抢进中国。当中有几家已经开始采用 RISC-V 架构推出产品,包含芯原、芯来、中天微、乐鑫、汇顶等。
有人认为,中国其实相较其他国家来得更为积极,主要是因为中国希望能够发展自主 CPU,或许不是 ARM 也不是 RISC-V,但短期来看,RISC-V 更具弹性与自主性,且能够加入更多客制化的成分,重要的是,对 ARM 的依赖度也能降低,因此让中国厂商对 RISC-V 兴趣提升。另外,中国上海也推出 RISC-V 芯片研发与量产补助政策,也是中国唯一有补助 RISC-V 的城市,对于厂商采用有不错的诱因。
制定完善游戏规则,生态发展更健康
分析师担忧,RISC-V 开源架构相较 ARM 来说,更具弹性的意义背后,或许隐藏了对智慧财产的模糊地带,但短期 RISC-V 联盟以提升市占率为目的之下,应不会对滥用采取强硬态度,或许在 IoT 产品的市占率明显提升时,才会对于规范较为明确。
中国积极发展 RISC-V,也让业内人士担忧,中国相对其他国家,“只下载不上传”的文化氛围,也可能多少限制 RISC-V 的发展,此刻,中国政府若积极发展半导体,或许会用补助的方式来鼓励中国业者上传、分享资源,对于 RISC-V 的发展也会较为健康。
业内人士也强调,应该要强化 RISC-V 的使用者,“别问社群可以为你做什么,而是问你可以为社群做什么”,在这当中,重要的是制定完善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厂商在采用时,要先订好什么是可以上传的、什么是公司的技术核心,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士判断清楚,加入开源架构的生态系统也能免于不少争议。
贸易战对于中国 RISC-V 发展影响?
贸易战发展至今,双方态度与未来发展时时变动,像是近期 Intel 与中国紫光在 5G 芯片上分手,也让中美之间对彼此的态度变得更模糊。
若是贸易战加剧与否,对 ARM 与 RISC-V 而言又会有什么情势上的不同呢? 业内人士分析,若双方态度强硬,对美国架构的 RISC-V 可能相对辛苦,对日商 ARM 来说则较有利,主要是因近年来 ARM 以合资名义在中国设立 ARM China,许多中国厂商对 ARM 依赖度也变更高;若两者趋于和缓,两者则会较在平等位置竞争。
而中国近年积极发展 AIoT 的产品,对 RISC-V 的采用度也提升,主要受到价格较便宜,且在新兴产品应用尚未成熟时,RISC-V 较弹性与客制化所致,甚至有厂商将两颗并用在同一个产品当中,先以试用的态度切入,可见 RISC-V 确实撼动不少厂商的态度。因此,未来中国芯片大厂的态度也将是未来观察的焦点之一,对于生态系统的建立将是关键。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RISC-V 打群架,未来面对什么挑战?
- 中国 RISC-V 技术公司,宣称设计了一款性价比超过同等级 ARM 架构的 AI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