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冷阅读】为什么中国“深度网友”喜欢 Google 却讨厌百度?

2025-01-27 206

近来 Google 搜寻重返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即使 Google 一直保持沉默,但许多报导与分析不断出笼,甚至连百度创办人李彦宏则称欢迎 Google 重回竞争行列,似乎认定该公司现在的市占率已经不再惧怕 Google 的竞争。有趣的是,新浪举办了一个投票,让网络使用者投票表达自己是否想要 Google 搜寻重返中国,结果这个投票居然是 Google 以压倒性的票数获胜。

▲ 新浪财经在微博举行的投票截图,这个投票目前已“被”消失。

距离 Google 退出中国已经 8 年,而这段时间内百度几乎囊括了 80% 的市场,但就因为绝对性的领导地位,许多对百度积怨已久的网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毫不客气把百度批了个够。但其实百度本身的主要客群并不是会在网络投票的深度网络用户,而是瞄准那些较不会过滤网络资讯的用户,通常这些浅层用户不会在乎未来跟其他问题,只会想着如何大概找到自己要的资讯,但同时自己也没有过滤资讯的能力,自然这种用户就会为百度网罗。

百度如何崛起?很大一部分是靠盗版

2000~2005 年间,当时 Google 与百度尚在竞争阶段,不过百度“聪明地”利用 mp3 盗版搜寻这个方式获得流量,当时 mp3 下载是极大的需求,就跟台湾当时流行使用 Kuro 抓 mp3 那样,盗版音乐如火如荼地在网络上出现,而百度也就这样直接大方放上“搜寻 mp3 下载”,让使用者可以搜寻网络上免费的 mp3 资源。后来唱片公司联合在中国控告百度侵权,虽然百度以“我们只是提供连结”做为辩驳,最终中国法院仍然判定百度败诉。但罚金并没有阻止百度继续这么做,最终许多公司还不得不与百度妥协合作。

▲ 百度 mp3。 (Source:百度百科)

而这也间接导致了病毒、差劲的音乐、欺骗型的流量在中国的网络崛起,对于一个“龙头”搜索引擎来说,百度在当时可说是做了一个最坏的示范。那时候也可以说是全球唱片业的黑暗期,网络的发展越蓬勃,全球唱片业的产值就越低,后来则是靠着音乐串流服务的崛起,才逐步有一点回升的趋势。但其实大幅侵权的后果是付出了庞大的代价,中国本身的音乐产业也被盗版侵袭严重,新歌曲与音乐人能够借由创作的收益极低,几乎可以说是重创了中国的音乐市场,在相关音乐节目一个个开、串流音乐与行动支付的风气逐渐成长后,中国唱片业的创作现在才比较有复苏的迹象,但如果要追上韩国或日本的模式可能还需要好一段时间的建设。

这件事情被认为是百度能够赢过 Google 的重要原因,跟 OFO、拼多多等服务能够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原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在中国所谓“北上广深”这几个地方,收入只有数千人民币的大有人在,这样的薪水如果没有供给食宿,在这几个城市中几乎完全活不下去,而对于这些“使用者”来说,是不是正版、品质(音质)是否良好根本无关紧要,能够听、能够享受、能够用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做法的确是成功地吸引了所谓的“低收入人口”,这个做法也成为网络巨头成长的滥觞,许多网络服务都先从盗版、致敬、假货开始获取人数,然后才逐步走向正版并减少假货问题,或许在收入、学识较低的人群中获取利益为成长的必要之恶,但这样的做法也导致中国市场的文创产业收入受到局限,一方面也受到政府本身的审查机制问题,中国的文创产业可能还要好几年的发展脚步才能跟欧美日韩比肩──事实上台湾市场也面临一样的状况,这些都是在人民接受盗版机制后需要承受的苦果。

Google 给你你想要的,百度给你它想给你的

李彦宏本人并不承认百度的成长跟 Google 本身有关系,不过在 2009 年当时百度占比约 63%、Google 则占 33%,其他搜索引擎几乎占不到任何便宜,但在 Google 退出中国后,百度 2010 年与 2009 年同期财报相比增长 78%,此后几乎再无敌手不断攀升,并利用赚到的钱继续投资,此后直到 2015 年间,百度的成长都超过 60%,2015 年全年营收 664 亿人民币,是 2009 年的 15 倍,要说百度的成长与 Google 退出中国毫无关系……这点从数据上来看可能不见得。

2015 以后是阿里巴巴与微信正崛起的时候,百度的流量也被这两个服务吃了大半,不过后来百度也因为本身有着庞大的数据量,而得以投入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这也正是百度在 2017 年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从数据来看,百度的确在营收上逐步回收,但实际使用的感觉与内容呢?笔者在搜寻百度相关资料的时候,在第一页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关键字在上方),至少依照笔者的经验来看,Google 几乎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或许代表全球的搜寻垄断者跟中国搜寻垄断者,仍然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有些许差异。

▲ 这是笔者搜寻“2009 2010 百度财报”时,于第一页出现的结果

更何况百度本身到处都是浮滥的广告、图片、字面,看起来似乎为了营收不择手段,甚至还让全世界都曾经认为,中国网站本身就是应该缺乏美感、爬满了字跟关键词才叫做中国式网站,直到简易式的 Landing Page 概念逐渐在中国火热起来,许多网站才逐步走向简而美的概念,但这毕竟也还不是全面性的,对于百度“真正的常驻用户”来说,他们仍然会在搜寻页面上看过大量的广告、很多时候难以辩读的资讯(而这样的概念几乎也延伸到了许多入口平台的 App 设计,你可以看到几个知名的平台 App 都采用极为复杂的资讯页面),看起来就是为了能够赚钱而一个个慢慢挖下的坑。

搜索引擎的力量真的巨大到可以影响之后人们的设计习惯吗?

那我们也可以用 Google 当做一个类似的例子,在 Google 出现前,网络搜寻市场的霸主是 Yahoo,如果是早期的网络使用者应该会知道当时 Yahoo 的界面有多么复杂、显现了 Yahoo 想要在页面的每一个角落挖出一个钱坑的感觉。而 Google 则改变了这一切,简洁、美观、快速、易用,百度在推广时使用过地推模式,是派著许多人在网咖合作推广,但 Google 几乎没有使用过这种方式推广,他们只是默默地改善自己的技术,让搜寻变得更快、更简洁、更精准。而 Google 带起的简洁风也从此影响了整个欧美的网络世代,许多欧美人已经习惯了简洁有力的设计风格,Google 的出现教育了所有欧美使用者“简单便是美”的概念,同时也让所有欧美使用者都得以快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所以中国的网友经常戏称:“Google 给你你想要的,百度给你它想给你的”

没有竞争者,就没有下限

许多人都喜欢模仿市场第一名,并认为自己可以借由模仿第一名赚到钱,但事实上第一名的成功有时候不见得有原因,更多时候只是所谓“生存者偏误”,让你觉得这个市场就该模仿第一名才正确。但很多时候第一名成功的原因极复杂,就像我们知道并模仿比尔盖兹所有生活习惯,我们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兹,有时候第一名做的所有事不见得正确,但因为他是第一名,所以他可以做。

百度目前仍然以王者的姿态睥睨著整个中国网络市场,但对于搜寻资讯量极大的网络深度用户而言,百度的搜寻早已失去了魅力,除了搜寻的资讯不如人意之外,真正来说百度在每一个地方想挖的坑、想赚的钱,野心都过于明显,就连微信都没这么过分,更何况相较于一直强调微信没有存取用户对话资料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嗯,资料应该不在腾讯手上的意思?)直接就喊出“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的李彦宏,更让深度的网络搜寻用户不满。

或许 Google 的进驻能打倒百度的概率不高,但至少可以让百度有点警惕,不会在防火长城内称霸而志得意满。

(首图来源:百度)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欢迎 Google 重返中国,百度李彦宏称有信心再 PK 赢一次
  • 李彦宏豪言被打脸,逾七成中国网友选 Google 舍百度
2019-03-14 05:30: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游戏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