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草药中,小白菊身影已有数百年历史,但近年来,科学家更专心于小白菊是否能为抗癌出一份力。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最近从小白菊的叶子提取出化合物,将之转化为新衍生物后,发现能有效杀死一些癌细胞,让小白菊又往医坛更靠近一步。
小白菊(Feverfew)是一种原产于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植物,但现在遍布世界各地,它们的叶子干燥后应用于医学已有数百年历史。在传统草药中,小白菊已经被用来治疗偏头痛、发烧、月经不规律、关节炎、牛皮癣、过敏、哮喘、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有些人也会因不孕、贫血、肝脏疾病、骨骼疾病、脚部肿胀、腹泻、肠胃胀气等直接咀嚼服用。
这种路边野花为何这么神奇?主要是因为小白菊的叶子含有许多化学物质,其中一种称为“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含量很高,能抑制体内可能导致偏头痛的因子,加拿大-已允许药商声称含有小白菊配方(含 0.2% 小白菊内酯成分)的产品能用于预防偏头痛。
但我们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评估小白菊治疗这些症状的有效性,因此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之前已经证明小白菊内酯可以在体外诱导某些癌细胞凋亡,但还没有任何小白菊内酯用于癌症患者的临床实验。
在众多研究中,英国伯明翰大学科学家现在发现小白菊内酯的含量,在花期末期达到最高,他们设法从小白菊叶子提取化合物,再精确修饰转化成新衍生物,接着与活细胞相互反应,发现新化合物可能成为一流癌症杀手:在实验中有效杀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癌细胞。
新化合物杀死癌细胞的方法,是透过增加细胞中的活性氧(ROS)含量达到目的。已知活性氧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会对细胞和基因结构造成损坏,放在平常可能会损害健康细胞,但经过科学家精心修饰的小白菊内酯化合物,能专门让癌细胞中的活性氧(ROS)含量提升到临界点,最后使癌细胞自我凋亡。
该团队不只发现更容易取得小白菊内酯的时机点,还确定了小白菊在杀死癌细胞方面的威力,当然,团队希望接下来也可以进行活体动物实验、以及最终的人体临床实验,让小白菊正式从花坛进入医坛效力。新论文发表在《Med Chem Comm》期刊。
- Scientists pluck an anti-cancer compound from a common flower
- Hidden chemistry in flowers shown to kill cancer cells
(首图来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