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彭博》报告,全球能源结构正在改变,2019 年起全球离岸风电新增装置量将达到 6.3GW,与同期相比增长 75%,亚洲风场更是当红炸子鸡,不少离岸风电大厂抢攻亚洲市场,纷纷来台插旗发展,为的就是台湾丰富的风力资源。
根据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4C Offshore 发表的全球“23 年平均风速观测”研究,在世界上风况最好的 20 处离岸风场中,台湾海峡就占了 16 处,十足显示台湾的离岸风电潜力,
离岸风电从零开始,台供应链动起来
风力发电产业涵盖广泛,上中下游三部分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水下基础等离岸风电制造业,安装、维运等离岸风电服务业,以及离岸风电发电业。因影响层面广泛,产业链除创造庞大就业机会外,亦能形成离岸风电产业火车头效应。
而台湾近期也有许多离岸风场开始动工,顺势带动台湾的风能供应链,像是达德能源(wpd)的云林风场陆域工程今年 5 月启动,总装置容量达 640MW;由上纬与麦格理资本公司(Macquarie Capital)、沃旭能源(Ørsted)合作开发的示范风场海洋风电(Formosa I)第一阶段 8MW 更已商转,装置容量高达 120MW 的第二阶段,目前也正在施工,可望提前于 10 月完工。
沃旭能源也将于 9 月启动陆域工程,台汽电旗下星能将承揽陆上变电站工程、采购及施工统包,不管是上游的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箱盘、电缆制造,到中游的土木施工,都将以台厂为主。
把握机会,让台湾成为亚太供应中心
展望未来,大容量风机也是台湾的契机。近年离岸风机逐渐朝大容量发展,众厂商相继推出单支容量达 10MW 以上的风机,为了让运转周期达到 25 年,风机本身须具备抗拉抗弯、低放热、抗开裂、耐腐蚀的特性,面对严苛的地理条件,风机的效能和稳定度备受各种挑战。
除此之外,风机主要从欧洲进口来台,海运费用、大型船只成本高昂,欧洲叶片出口至亚洲的运费更会多出 20%。目前欧洲大厂也没有在日本、韩国、纽澳、东南亚、美加西岸设置叶片厂,中国离岸风电也多以容量 3 到 4MW 的风机为主,因此未来台湾将能以 8MW 以上的大容量风机为重点,成为离岸风电亚太中心。
看准先机,风机大厂 MHI Vestas 也早在去年和制造叶片、发电机产品和叶片材料的本土供应商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由台塑供应风机叶片原料、中钢生产塔座、上纬供应风机叶片制程的复合材料与树脂原料、天力台中厂生产风机叶片。MHI Vestas 更在 7 月与上纬签署协议,由上纬提供风机叶片所需的碳纤维拉挤板材材料。
有-的支持在前,台湾产业链的背后支持,现在已成功吸引丹麦沃旭能源、澳洲麦格理资本、丹麦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新加坡的玉山能源(Yushan)、加拿大北陆电力(NPI)、MHI Vestas 等国际风电大厂来台投资。
台湾风电产业具有优良的发展与机会前景,2018年台湾港务公司邀集国内外厂商,包含台电、中钢、台船、上纬及台英风电,共同合资成立台湾风能训练公司,引进国际风能组织(GWO)标准课程,提供风电产业人才培训能量与在地化训练服务,并于 8 月份正式启动,为亚洲第一家完整教授符合“国际标准 BST 及 BTT”共计 8 项模组课程的训练机构。此外,其也与国立台湾海洋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产业实习计划。
相信台湾厂商在投入时间、人员培训,与经验成熟的团队携手合作后,就能参与并在做中学,补足台湾原先缺乏的海缆、风机零件等技术,同时也能培养专业焊工、品管和操作人员,进一步跨入海事工程、安装风机、风场维运等领域,迅速累积经验。未来将有机会在全球离岸风电供应链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亚太重要的风电中心,与此同时,随着离岸风场接连动工与部署,也能掀起异地青年鲑鱼返乡潮,创造庞大就业机会,暨能提升产业技术、增加在地职缺,于外也能扩大世界能见度。
为促进产业升级与合作,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与外贸协会携手于 10 月 16 到 18 日举办全台规模最大的绿能产业展览──“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一同探索风能产业趋势技术与商机。展间除了“台湾国际风力能源展”外,还设有“台湾国际太阳光电展”、“台湾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及“台湾国际智慧储能应用展”等共四大再生能源发展亮点,预计吸引上万名国内外产业人士前来。别错过全台最专业完整的绿色能源产官学研交流平台,马上参展报名,更多展览活动详情,请至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