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结合超薄石墨烯层与硅材,台湾团队研发出新型光电制氢技术

2025-05-14 215


氢能是极具潜力的干净再生能源,过程不排放任何废气,只是碍于电力成本过高,至今都无法跃上主流。最近由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东海大学科学家组成的跨校团队,研发出以超薄石墨烯与硅基材料结合的新型光电化学制氢技术,可以有效将太阳能转换为氢能,该篇研究并获选为国际期刊封底展示。

目前,全世界重点发展的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质能,其中太阳能最受瞩目且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日常中,然而太阳能的最大瓶颈依然未有效克服,第一是储存、其次是运输。

于是科学家换个方向,试着将太阳能转换为燃料以利储存及运输,其中以氢能为燃料的电池在运作过程中,完全不会排放任何废气(比如二氧化碳)、仅产生纯水,可惜目前氢气的制备(电解水产氢)需耗用大量电力,因此尽管号称干净能源,却碍于成本高昂始终无法规模化。

于是,近几年利用太阳能来电解水的光电产氢法成为科学界当今研究方向,目前最常见的光电产氢材料为便宜又好取得的硅。不过,以硅来分解光产氢也有个大问题:硅的抗腐蚀性低,故在电解液中表现不稳定,加上硅基板具高反射率,会减少太阳光吸收。

为此,由台湾大学材料科学教授陈俊维,台湾科技大学化工系教授黄炳照、东海大学奈米科技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王迪彦等人组成的跨校团队,利用超薄石墨烯(Graphene)层与硅形成萧基界面(Schottky Junction),带来一种高效转换太阳能为氢能的新方法。

▲ 石墨烯薄层与硅材结合。(Source:撷自团队 PPT)

首先,团队制造出超薄石墨烯层来当作硅材保护层,前者具三大优点:高载子迁移率(电荷传输快)、高透明度(吸收更多太阳光)、高抗酸碱腐蚀,然而我们知道硅表层凹凸不平、有如一座座“金字塔”,如何完美叠合另一种材料在硅之上乃一大技术挑战。

团队利用新开发的方法:软性高分子(EVA)转印石墨烯至奈米结构基板,成功制造出石墨烯与硅的萧基界面,能使载子有效分离、增加太阳光吸收效率高达 20%、大幅降低硅反射率,进而增加产氢效能。

随着更有效、更节省成本的光电产氢技术趋向成熟,也许更有助于促进洁净氢能的普及。团队这篇新论文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且获选为当期封底展示。

▲ 台湾团队研究获选为当期期刊的封底展示。(Source:论文)

(首图为研究团队合影,来源:科技部)

延伸阅读:

  • 太阳能电池材料结合硅与钙钛矿,效率提升至 25.2%
  • 只排出纯水、效率又高,集优点于一身的氢能怎么还没成为主流?
2020-02-13 09:13: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