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公务机关,你会想到什么词汇?僵固、保守、被动……但,以下两个部门,可能刷新你对公务员的想像。他们不只有热情,还把 AI、大数据、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等词当工作关键字,用创新科技来聪明做事,甚至,拉近公务机关与人民的距离。
台水公司》省 9 成时间 从老师傅抓漏进化大数据
故事,从“抓漏”说起。
你恐怕很难想像,全台 6 万公里长的水管管线,一年漏水量达 2.5 个石门水库,过去仅靠 67 位“抓漏师”,徒步拿着类似“听诊器”的器具,在水管线上敲敲打打,抓出漏水部位。绕完全程,至少要花 1 年半。
不可思议吗?但这套运作模式,台湾自来水公司(以下简称台水)维持至少 40 年之久。其实,台水公司大部分管线在装设之初,就设有水压、流量监测器,虽可搜集庞大数据,但一开始仅用来调配供水,实际抓漏或管线维修,仍仰赖人工判断与老师傅多年经验。
直至 2017 年,台水公司组成大数据团队抓漏,才有所突破。
这团队由资讯处副处长吴界明领军,集结了公司内有资工背景的年轻工程师,加上退休总工程师罗健成,老中青三代,埋头 9 个多月,运用 AI 与机器学习技术,研发出一套可比过去节省逾 9 成时间、将抓漏范围精准对焦到仅原本抓漏系统范围的 2%。台水以此系统,在去年代表台湾参加新西兰-举办的黑客松竞赛,与国际分享成果。
“你说罗顾问干嘛不好好休息?还跟着我们一起操烦(台语,指烦恼)?有时候讨论到半夜,知道结果就快出来时,那是真的很兴奋,完全不会累!”吴界明说,分散各部门的团队成员,多是利用下班时间讨论。
公营事业求变有难度 高层力挺,百个小区都试行
但,新系统试行时,因台水员工多年惯常的工作习惯,突然之间被改变,“抗拒心理一定都有的……”罗健成说。
“有人说系统通报警示太频繁,或是说人力不足、没法查漏,”吴界明说。抓漏精准度提高,虽能大大降低查漏、修漏人员的作业时间,但要在公营事业求新求变,并非人人欢迎。
所幸,台水高层如前董事长郭俊铭等人力挺,扮演了推波助澜的功能。“上面重视,下面就会重视,”吴界明说,公司高层定期召开会议,号召课长级以上主管出席,紧盯进度,鼓励大家尝试,才促使系统试点从一开始仅个位数,成长到如今 150 多个小区。
随着使用口碑在内部扩散,其他部门如会计处、营运处,开始主动跟团队接洽,讨论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在调配人力、会计制度、预测客服高峰期等业务上。
团队的下个计划,是希望能串联如土壤、地质、雨量气候等外部数据库数据,判断并提前预警哪些水管需要修缮。
司法院》判决书变白话 酒驾轻判?系统教你看
有变革发动者当触媒,转动了年近半百的老国营公司。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向来给人严肃、不易亲近的司法院中。
司法值得信赖吗?相较美国民众对司法权的信赖度高达 7 成,台湾司法院今年 7 月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国内仅 4 成民众相信法官会公平公正审理。其实近 10 年间,台湾民众对司法信赖度始终维持在这样的“低档”。
因为,司法与人民的距离太远。你可能也有类似经验:判决书上写的明明都是中文,但读来却如“有字天书”。
“有时候可能(长达)3、5 页,才只是第一段……用字又艰涩。我们的判决书,都是写给上级审(法官)看的,不是给民众看的,”不只一般人,台北地方法院法官林孟皇也感叹,司法高墙,有时是法律人自己“筑”出来的,“有时法官为展现专业而写的裁判书字眼,根本不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会用的”。
曾有 20 多年法官经历的司法院资讯处长王金龙同样有感,“人做一份工作久了,就会从本位主义角度出发,但司法应该要亲民,也该透明。”
为了扭转此况,王金龙与同事在今年 7 月,用科技打造了“裁判易读小帮手”系统,让一般人阅读判决书时,就像在看维基百科;只要将鼠标游标移动到专业名词上,就会自动跳出白话文解释。
甚至,他们训练 AI“当法官”。例如发生酒驾案,可在司法院系统“一键按下”后,系统会根据过去判决书中的各种酒驾量刑因子,跑出该案的可能刑期,准确度高达 85%。这让不懂法律的一般民众,也能懂得判刑“行情”,同时,让判案法官不至于做出离谱的判决。
2 套系统,让司法院在今年总统杯黑客松竞赛中,从 132 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优秀前 5 强。
教 AI 当法律专家不简单 LINE 狂响,讨论时间无上限
“要用 AI 量刑,真的有难度,国外也很少这种应用,”曾在美国 AI 公司担任 AI 训练师的邱国豪,年仅 26 岁,是司法院的合作伙伴。工作群组成员除了王金龙,还包括 30 出头的分析师罗中冠、中生代的资讯处高级管理师林裕尧。但,AI 与法律 2 种专业要结合,并非易事,因法官独立判案,连写判决书也有不同风格,换言之,团队不仅要训练 AI 读懂没有规格化的资料、人类书写习惯,还要教会 AI 成为法律专家。
但,司法院团队的耐性,让邱国豪惊艳。整整 2 个多月,光是从书写句型、前后文、13 种酒驾量刑因子,一一厘清、沟通,就耗了半数时间。
他们经常是一股脑讨论到半夜,隔天清晨 5、6 点,群组讯息铃声又开始响起,完全超出公务员的正常上下班时间。
法官不总是“一锤定音”吗?司法院何苦来哉要花时间做“分外”的工作?
动机,始自王金龙的法官经验。他认为,判决书不够“白话”,是导致外界对司法判决误解、媒体错误报导的最根本原因,“我希望大家讨论能基于事实,否则就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
裁判易读系统最快年底上线供民众使用,量刑系统则预计明年正式推出,但该系统对法官裁判并不具强制力,仅供参考。
王金龙透露,司法院长许宗力也曾与他讨论,是否让该系统结果具有强制力?“我认为不应该,因为法官是独立审判的,但当系统越准确、越多人使用时,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的强制力’,”他说,如当事人可预知酒驾该负多少刑责,就会减少纷争;而法官若要轻判或重判,也有加强说明的义务,“判决不该是掷筊、碰运气而已。”
司法院想用科技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不只 AI、大数据而已。王金龙说起正着手的计划,是想把大多应用在金融产业上的区块链,与司法做连结。
这群公务人员是否刷新你的想像?不只他们,公部门中,也有人正计划用大数据媒合长照服务、社区照顾、节约能源……有时,只是一个小小齿轮改变了运作,庞大机器也可能调整节奏。
(作者:管婺媛;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