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发展已经有段时间,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让产业界不禁质疑它到底是正等待普及化的杀手级应用,还是根本是过时的泡沫,不过,在医药方面,3D 打印可能有了一个新的应用空间,那就是用来打印奇形怪状的药丸。
药丸为何要印得奇形怪状?这与药物动力学有关,因为不同形状的药丸,由于初始表面积与溶化过程中的表面积变化程度不同,进入肠胃之后,溶化分解的速度曲线也各有不同,譬如说,立方体形与球形的药丸溶化释放速度最快,而金字塔型的药丸溶化释放速度则最稳定。
过去没办法制作许多各种不同形状的药丸来测试其药物动力学,多亏了 3D 打印,如今要做这样的试验简单多了,应用 3D 打印大厂 MakerBot 的 Replicator 3D 打印机,伦敦大学药学院的研究团队,印出一些基本几何形状的药丸,来测试其溶化释放药物的速度曲线,包括基本的立方体、球形、圆饼形、金字塔形、环形,发现果然形状会影响释放速度曲线。
而这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目前药丸的形状大体上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疾病与生理状况不同,有的人需要快速释放快速产生药效,有的人需要药物稳定释放不要让浓度忽高忽低,针对不同疾病状况、不同病人、不同病程,药物制成不同形状,就能满足释放速度曲线不同的需求,这样一来,可增加药物效果,达到个人化治疗,并减少药费与副作用。
问题来了,别说大为增加制造成本,药厂要配送这么多种不同形状的药物可是物流上的一大麻烦,更可能造成病人拿错药丸,这时,3D 打印就派上用场了。在不远的未来,药业可能会发展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不再需要将药物赋形制造成药丸,而是直接宅配药粉包给病人,病人将药粉包装上特制的 3D 打印机,机器依照处方,打印出今天适合病人病况的药丸形状,这对病人疗效更佳,药厂则能省去大量通路开支,而 3D 打印机大厂则可找到一个新的广大市场。
但这也衍生出其他新的问题,如药粉包的保存期限与保存环境问题、病人会不会自己滥印药物等,而药局通路势必对这个新商业模式全面抵制;另一方面,药业一向是相当保守的产业,能否接受这样革命性的观点?
无论如何,3D 打印适合自己的奇形怪状药丸,给了我们一窥未来个人化医疗吉光片羽的有趣想像空间。
- Why Shape Matters: The Rise Of 3D Printing In Ph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