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体免疫系统受伤、刺激、侦测到致病菌等,就可能产生发炎反应,也可以说,发炎是身体的第一道警讯。根据外媒《New Atlas》报导,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工程改造,感应肠道的 pH 值,使发炎情况下发出绿光。同时,细菌也用于发炎性肠道疾病(IBD)的小鼠模型,发现有效预测疾病爆发。
莱斯大学团队在 2017 年展示能感测硫代硫酸的大肠杆菌,这种生物指标被认为与结肠炎的肠道发炎有关。自那时起,研究人员一直努力生产工程细菌,可检测出更普遍的炎症性肠病。
一般来说,检测肠道炎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过测量肠道的 pH 值。像克隆氏症患者的发炎可能跟酸中毒、肠道 pH 值低有关,但用非侵入的方式来测量肠道 pH 值,并不是简单的过程。
该论文的共同作者 Jeffrey Tabor 解释,正常情况下,肠道 pH 值约 7,是中性的,但克隆氏症会引起大量炎症,使 pH 值约降为 3,呈现非常酸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首先研究肠道 pH 值变酸时,肠道细胞所呈现的基因,在找到代表酸中毒的基因特征后,研究人员设计一株大肠杆菌,当它遇到这个基因特征时,就会产生绿色萤光分子。
接着,研究人员使用克隆氏症的小鼠模型,验证对 pH 敏感的细菌,并透过标准的光学设备,来有效测量这些萤光分子的亮度,并将其与肠道酸度水平找出关联。研究另一位合著者 Sean Colgan 直言,这种菌株可说是发炎期间监测酸中毒的最佳工具。
研究人员提出,酸中毒感应细菌很容易掺入食物,成为 IBD 患者的早期预警系统。据推测,只要透过粪便颜色编码,就能及早发现疾病是否发作。
目前,细菌工程检测疾病的想法相对新颖,但潜在的应用范围相当广,除了可当诊断用途,还能积极治疗癌症、代谢性疾病及病原体感染。不过,这个研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对 pH 敏感的细菌或许对很多 IBD 患者有所帮助。
Tabor 表示,未来几年内有机会开始测试这种细菌的人体临床试验。
- Engineered bacteria glow to help detec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