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从相隔十年 UMPC MID 的失败,检视 ARM 在 Always Connected PC 的成功率

2024-11-24 238

从 2016 年深圳 WinHEC 微软与 Qualcomm 宣布合作,2017 年 COMPUTEX,微软“有鉴于 PC 使用云端服务的连网需求”,偕同 Qualcomm 与 Intel 等芯片商,AT&TT-MobileKDDI 等电信商,与“众多愉快的伙伴们”个人电脑厂商,推动搭载 eSIM 的“永远连线 PC”(Always Connected PCs)。

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在 Windows RT 惨遭滑铁卢,企图借由 Windows 10 ARM 版本,顺便拖了联想、HP 和华硕一起共襄盛举,再次挑战个人电脑市场的 Qualcomm

其实如笔者前文《云端是未来,那 ARM 在服务器市场到底有没有搞头?》所言,这只是微软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双管齐下,同时发展 ARM 架构的“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的生态系统,一次把饼做大,重现 1990 年代 Windows NT 跟着价格效能竞争力一飞冲天的 x86 处理器,同时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一同崛起的发展轨迹。

但微软企图建立“蓬勃发展生态体系”的“雄才大略”是一回事,消费者是否愿意掏钱买单,那又是另一回事,刚刚好十年前,就有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可供参考。

十年前的 UMPCMID 与 LPIA

无独有偶,在十年前的 COMPUTEX其实早在 4 月北京 Intel Developer Forum 就先开了第一枪,苹果尚未发表初代 iPhone,台湾产官学界一同压宝 WiMAX,也是智能手机与高速移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Intel 也曾推动过“一台口袋大小的装置,让你可以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像打电话给亲友、使用 GPS 导航,甚至高速上网,收取 E-Mail”的超可携电脑(Ultra Mobile PCUMPC和行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平台策略,与 Intel 实际护航的目标:低功耗 x86 处理器平台“LPIA”(Low Power Intel Architecture)。

想像正在搭乘时光机回到十年前的命案现场,在此复习这 3 个技术行销名词的概要:

  • UMPC(Ultra Mobile PC):前身为 Intel、微软与 Samsung 共同合作的“Origami”(折纸)计划,优先定位为商务人士的第二台笔电,具备 吋触控屏幕,早期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Tablet,后来可安装 Windows Vista
  • MID(Moble Internet Device):“利用无线宽频网络革新生活方式”的 MID 定位介于 PDA 与笔电之间的个人化随身携带上网装置,诉求的是比 UMPC 更加可携带的多功能应用,使用 4.8 吋触控屏幕,可支援 Windows Vista,后继新产品亦可对应 Linux 体系操作系统。当然,MID 存在的目的只“因为 UMPC 卖相太差”则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 LPIA(Low Power IA):第一世代 UMPC 与 MID 先是改版自第三代 Centrino 笔电平台“Napa”的“McGaslin”,而 2008 年第二世代则转移至量身订做的“Menlow”平台与初代原子小金刚“Silverthorne”处理器,具备 Intel 历史上真正第一次针对超低功耗打造的“Bonnell”微架构,采用 45nm 制程,晶粒面积 26 平方毫米(Penryn 的四分之一),最高时脉 2GHz,但最高功耗仅 2W

特别是 LPIA 问世,真的让全世界巴著 Intel LP 的媒体分析师全部都高潮了,不提“苹果注定使用 Intel 的 x86 芯片做为未来 iPhone 的心脏”、“可携带式 Xbox”、“家电业开始 x86 Everywhere”的预言,笔者还依稀记得,后来还曾出现过“UMPC 整合语音功能,抢占 50% 智能手机市场”的新闻。

看着手边的手机,相信各位已经快要 Hold 不住抽搐的嘴角了。

总之,UMPC 和 MID 失败(最起码,远远不及最初设定的市场目标)的理由,可以归类如下:

  • 技术不够成熟,无论从触碰屏幕、手写笔、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低功耗芯片、SSD、电池、一路到无线宽频网络等,都还远不到位。
  • 操作系统的授权费用垫高了产品售价,而且界面也不适合操作多数 Windows 应用程序。
  • 即使 MID 可选用 Linux 体系操作系统,但更没有非 x86 不可的理由,Intel LPIA 瞄准的市场和设定的应用,早已塞满了一大票嵌入式 RISC 处理器。

后来 iPad 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千万不要把 Tablet 当作个人电脑的延伸,UMPC 和 MID 窘境的根源,其实也相去不远。

相隔十年的 ARM 架构永远连线 PC 是否将重蹈覆辙?

我们回到现在,过去 UMPC 和 MID 遭遇的困难与阻力,乍看之下都已迎刃而解:

  • 行动宽频极度普及:今天有谁还没行动上网的?
  • 硬件技术相对成熟:这个无需浪费篇幅解释。
  • 应用服务转向云端:降低了对本机端应用程序的倚赖,多数应用只需浏览器即可搞定,x86 平台应用程序的相容性与执行效率,不再那么重要,而这却是导致 Windows RT 失败的病根。

但 ARM 架构的永远连网 PC,却也将面对以下的挑战:

  • 除了多出一个实体键盘,相较于已经整合高速移动网络的平板,优势何在?别忘了未来的手机和平板也是会有 eSIM 的,只是时间问题。
  • 产品售价、可携带性和电池续航力,对上 x86 平台的同类型产品(现有笔电迟早也都会具备同样的能力),是否享有绝对的利基?值得牺牲掉“泛用性”也非要 ARM 不可?
  • 谁需要笔电“随时保持连线”并“足以续航一天”?已经有一支手机常态连网了,还不够吗?
  • 电信商的资费方案将举足轻重。产品做得再好,这关没过,照样失败,他们是否真的诚心诚意拥抱 eSIM 带来的“美丽新世界”,更是一个大问号。

同场加映:苹果如果推出 ARM 处理器的 MacBook,能否雨露均霑

以前笔者曾在不同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假以时日苹果改弦易辙,在 MacBook 甚至整条 Mac 产品线,转向自家的 ARM 应用处理器,关键在于现有 Wintel 个人电脑客户,是否还有值得‘吸收’的价值”,但这并不代表 ARM 处理器的 MacBook,就保证可以跑 ARM 版本的 Windows

  • 首先,ARM 世界的标准固件界面,如我们熟悉的 BIOS 和 UEFI,现在在哪里?你以为手机和平板的操作系统是自己想装就装?像 USB 随身碟和光碟开机一样简单?会不会太天真了?
  • 其次,微软什么时候松口授权模式“可以让使用者自由自在的从头安装 ARM 版本的 Windows”了?恐怕还是沿用塞专用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给特定系统厂的模式。
  • 即使上述两个条件成立,也要苹果愿意撰写自家芯片的驱动程式,并通过微软的 WHQL 认证。
  • 最后,你敢打包票苹果自己的 ARM 处理器,有“完整实作”整套 ARM 指令集吗?如果苹果故意不支援某些他们认为用不到的指令该怎么办?

请不要傻傻延续 PC 的思维,去想像 ARM 平台与嵌入式应用的应用场景,这跟“把 iOS 放在 Qualcomm Snapdragon 上跑就知道苹果的处理器根本就不怎么样”一样好笑。

成功与否,最终是和多种连网产品间的竞合决定

其实人类是很懒惰的动物,科技也始终来自惰性,生活最常用的产品,往往只会留下“经过长期竞合后,最无可取代”的那个,所以我们看到了这十年来,智能手机吃掉了 PDA、消费性数码相机、随身听、便携式电视、掌上型游戏机的市场,甚至是部分平板和笔电的功能,这也是 ARM 架构永远连网 PC 能否在市场获得成功的最大变数。

所以“Sony 为何不能创造 iPhone”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议题,这间公司有足够本钱发明一支机背贴满 XperiaWalkmanCybershotSony MusicBraviaPlaystation 等商标的杀手级产品,甚至连面板和电池等关键性技术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却永远没有出现。扯远了。

(首图来源:ARM)

延伸阅读:

  • 微软“劈腿”高通 ARM 方案,英特尔 x86 处理器地位会受影响吗?
2019-03-18 06:30: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