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未见减缓,科技须加快因应,法国费加洛报(Le Figaro)日前专文报导 5 项创新技术,可望协助全球达成 2050 年之碳中和目标。
一、2025 年前──展开碳捕捉(2020 年全球碳排放量 340 亿吨)
全球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 )位于法国北部敦克尔克(Dunkerque)钢铁厂将于今年底试行DinamX碳捕捉实验计划,利用法国能源智库IFPEN(IFP Energies nouvelles)开发之技术,成本可减少三成,高炉释放的二氧化碳经回收后,须暂存再经管线输往港口接气站接收站或迳存地下储槽。TotalEnergies等大型工业集团普遍认为,目前规划此等设施仅在大型排放源(如钢铁厂、水泥厂及焚化炉等)集中之工业园区可行。
根据美商麦肯锡(McKinsey)顾问公司估算,每吨碳捕捉成本约为65至150美元。长期亦将直接捕捉大气中的碳,目前已有加商Carbon Engineering或瑞士商Climeworks着手进行。到2035年,必须能捕捉碳排总量四分之一,即40亿吨,2050年捕捉量能则须达70亿吨。
二、2028 年──续航力更持久的车用电池(2030 年排碳目标:210 亿吨*)
目前汽车电池以锂离子(lithium-ion)电池为主,而法商帅福得(Saft)等数家电池厂正积极研发所谓固态(solide)电池技术,预计于2026年至2028年间推出,届时自用车续航力将可达1,000公里之里程碑。另一家法商新创公司Tiamat则专注开发钠离子(sodium-ion)技术,优势在于原料可由法国自产(Solvay化工集团La Rochelle厂区),且制程不需任何难以取得之钴、镍或锂等稀有金属。
Tiamat总裁Herve Beuffe说明,其技术主要用于不可充电之混合动力车,特别是48V中度混合动力(mild hybrid)车型。该项可超快速充电之专利技术未来亦能辅助氢能车。以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与法国原子能及替代能源委员会(CEA)研究团队为班底的T公司,将在未来两年与法商Plastic Omnium合作推出首款钠离子电池上市。
三、2030 年──廉价绿氢能
以再生能源或核能方式产生之无碳氢能,因其储电便利之特性,将成为2030年后化学、工业及重型货运等产业之主要能源之一。法国新能源技术与奈米材料创新实验室(CEA-Liten)团队经10年研究开发出一项可进行高温电解(l’electrolyse a haute temperature)之突破性技术,可更高效生产氢能,并与美商斯伦贝谢(Schlumberger)、法商万喜(Vinci)及Vicat等产业集团合资成立Genvia 将该技术商业化,其目标为2030年将绿氢价格拉低,与高污染之化石燃料制氢相同之价格水准。另一家法商McPhy之技术专长则有利于大规模制氢。
四、2040 年──电解法炼钢(2040 年目标:7 亿吨)
几世纪以来钢铁产业以焦炭炼钢,造成严重污染,该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5%至7%。美商新创公司Boston Metal致力于炼钢去碳化工法,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法籍教授Antoine Allanore于执行美国NASA自月球表面萃取氧气之标案时,发现相关电解技术亦可应用于原矿炼钢,惟目前仍为实验室小规模示范阶段。
五、2050年──迈向核融合(nuclear fusion)发电(2050 年目标:净零排放)
几十年来科学界不断尝试以类似恒星内部核融合反应产生能量方式来生产能源。位于法国南部之Iter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之全球最大规模核融合研究计划应可于2040年之前达致实验目标,其他较小规模之各类官方与民间计划亦可望于未来10至20年内取得成果。
报导并引述巴黎高科矿业学院(Mines Paris Tech)副研究员Greg De Temmerman之评论指出,第一座反应炉之开发建造当然至关重要,但完整部署亦相当耗时;若对照当初推广太阳能发电之相同速度布署核融合发电,此项技术在2090年左右应可占全球能源需求之1%。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5月18日提出2050年前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路线图(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之排碳量目标。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