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辐中心将携手日本 Space BD 株式会社,把类病毒颗粒送到国际太空站做结晶实验,太空旅行 1 个月后送回台湾,借由高分辨率的病毒结构资讯,研究新的对抗病毒策略,可望为精准健康与防疫科技带来新突破。
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国辐中心)18日发布新闻稿,国辐中心副主任陈俊荣与研究团队制作这次的类病毒颗粒,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组装成不具传染能力的类病毒颗粒。由Space BD以及阳翼先进科技公司把类病毒颗粒送往日本转机后,再搭乘太空站补给船,飞往国际太空站。
国辐中心表示,类病毒颗粒在太空旅行一个月后,将变身为“类病毒晶体”运回地球,利用国辐中心的台湾光子源(Taiwan Photon Source,TPS)的高强度X光及蛋白质结晶学技术,观察类病毒颗粒在无重力下的结晶状态,并比较在地球重力下病毒组装与结构上的差异。
国辐中心指出,病毒感染途径多样化,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像是近年来肆虐全球的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病毒,以及令养殖业闻风丧胆的猪病毒、鱼虾病毒、家禽病毒等。如果更进一步了解病毒的特性,就能发展更有效的防疫科技。
陈俊荣表示,预期晶体品质在无重力环境下,将比在地球一般实验室提高许多,类病毒晶体结构品质愈好,就愈能解出更精细的原子等级的完整病毒颗粒结构。借由高分辨率的病毒结构资讯,可深入了解病毒的组成与构造,以及侵入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机制。
国辐中心表示,病毒表面上常具有密布明显“突触次单位”,外观像是花朵般的华丽外衣,例如COVID-19病毒上的棘蛋白。突触次单位通常扮演辨识与感染不同宿主细胞的重要角色,功能类似一串“钥匙”可以开启病毒入侵细胞的大门,掌握钥匙的结构就可以更了解病毒。
陈俊荣表示,如果能以突触次单位为主要“抗原决定位”(Antigenic Epitope),就能大幅提高抗体辨认病毒的专一性,提升疫苗的有效性,有利研究新的对抗病毒策略,可望为精准健康与防疫科技带来新突破。
(作者:苏思云;首图来源:国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