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喜欢用“嗨”还是“嘿”打招呼的人吗?如果你经常使用 Gmail,可能会发现越来越倾向用“嗨”,为什么?因为今年 5 月 Google 推出一项叫“Smart Compose”(智慧写作)的新功能,使用 Google 自动完成(auto-complete)科技,预测你接下来要写的内容(有点类似 iPhone 自动校正和自动输入),只要简单按下 tab 键,就可以接受 Google 建议的内容,就这样,Google 完成了我一部分的人生电子邮件。
“您可能会喜欢此类商品”
事实上,像这样的“预测科技”处处皆是:Amazon 利用你的逛街购物史来建议产品、苹果提供你下一个最有可能打开的 iOS 应用程序清单、Spotify 根据你的音乐喜好量身订做你的音乐清单、Facebook 会为你选择想最先看到、最后看到或永远不想看到的朋友故事──然后一年 365 天提醒你向 Facebook 好友说生日快乐。
如果说是要了解我们想要什么,Google 大概是其中最具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了。当 Facebook 创办人马克祖克柏还在念中学,Google 就有个人化广告,而自动完成搜寻也早在有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欧盟一般资料保护规范)这个缩写前就出现了。今年 5 月在加州举办的 Google I/O 开发研讨会,搜寻巨人引介一项能让自动驾驶(autopilot)更容易的功能;于 8 月渐渐展开的 Android Pie 操作系统,不仅建议您可能有兴趣的应用程序,更能在电话或跑步运动软件,根据你上次使用的资讯,提供可能想做的事,如打电话给妈妈或去跑步。自从 I/O 共享更新后,Google 地图现在提供个人化为餐厅和地点评分,以预估你会喜欢哪些地方。
这不是机器人?
Duplex,Google 即将推出的语音助理,Google 展示功能时,利用 Duplex 打电话到餐厅订位,听起来仿佛真人且和代理的使用者有一样个性,当然也有人评价 Duplex 的“嗯”听起来很假、不自然,而 Fast Company 公司则认为 Duplex 测试实际运作与 Google 广告的没什么出入。
试想有一天你的 Duplex 跟某位朋友通完话后,朋友完全没发现对话者不是真正的你,这有没有可能发生呢?像这样的科技进展,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和便利,但,会不会有一天,Google“建议”的力量强大到这些服务已不是预期我们想要什么,而是我们将这些建议逐渐“内化”──直到将这些建议认定为自我意识。今日的人工智能议题总围绕在如何让这些机器/机器人的思维和人类一样,或许我们也应该想想,人类是否也会开始如同机器/机器人般思考。
我思故我在
“很讽刺的是数位时代让我们反思什么才是人性”,“所有科技皆为人性”(All Tech Is Human)创办人 David Polgar 说,这个机构着重让科技与人类自身利益有更好的协调,“许多这种预测分析的科技都触及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是否还有自主能力:是我选择了下一步?还是 Google?若它能预测我的下一步,这样又如何说明了我?”
Polgar 目前正与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合作研究,欲了解网络沟通是否正在机械化人类的行为,在这个生活充斥 LINE、线上对话/客服机器人和自动完成的年代,他的担心在于我们的线上对话会变得越来越稀释,直到难以分辨讯息究竟是人写的还是机器人写的,更甚者,我们可能不再在乎其中的区别,我们的文字和对话品质也可能逐渐流失。若科技可将“想法”和“动作”分开,并将“意识”转化为“反射”,那我们还算真正活着吗?17 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若有科技让我们不再思考,那我们的存在是否也随之消失?
- Google, you auto-complete me
(首图来源:达志影像)
延伸阅读:
- 会打电话的 AI 背后:Google Duplex 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