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




DNA 运算会让人类生物特征迈向优化还是趋于一致?

2025-11-08 208

既然我们能读取 DNA,就不难看出这套生物编码系统如何呼应电脑科学。近几十年来,数位变革大大促进了基因组学的革新,从而让 DNA 与某些崭新的电脑运算技术产生连结。毫无疑问地,DNA 的资料储存型态比过往数十年来的任何一种储存媒介都更长寿,不像软碟与光碟会随着时代被淘汰,只要人类本身跟读取 DNA 的技术一起存在,资料就可以一直保存。

DNA 运算可突破硬件限制

将资讯储存于 DNA 的另一项好处是容量够大,毕竟连人类基因组都能全部装进宽度介于 2~10 微米的细胞核里。以下我们稍做个比较,好让读者体会微米有多小:微米是 1 米的百万分之一,就算人类头发的宽度也有 75 微米。科学家已经成功将莎士比亚共 154 首十四行诗,以及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说“我有一个梦”26 秒语音剪辑档存入 DNA,同时也能分毫不差地读取出来。方法采用电子计算的二进制系统,只不过将数位资讯的 0 与 1 试着转换成 DNA 碱基 A、C、G、T 的四个字母,再予以排列组合。位元(0 或 I)是电脑讯息存取或操控的最小单位;以莎翁十四行诗全集来算的话,会有 520 万位元的资料编进 DNA。

撇开资料储存不提,DNA 运算本身的发展仍是十分令人着迷。起初,这项技术的研发是为了解决电脑科学研究者的难题。人们生活极度倚赖的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规格一代比一代小,相应零件的生产技术限制越来越多,而且所费不赀。继续这样缩小下去,很快就会到达极限了。英代尔(Intel)的工程师预测,最快在二○一八年便会发生上述情况。不过有了 DNA 电脑,可以利用遗传分子作为输入单位,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则充当处理器。传统电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处理资讯,运算起来相当费时;DNA 电脑可平行处理讯息,大大加快了速度。DNA 电脑是将漂浮的 DNA 分子或 RNA 分子装在试管里,或是固定在镀金的显微镜载玻片上,类似电路板的概念。问题以及解答的程式码,都可以编写进一组 DNA 分子,透过这种玻片来运算。

DNA 电脑有助于推动智能药物与个人化疗程

DNA 电脑还能用于传统电脑难以达到的地点与规模,例如细胞或人工合成的极薄材料,进而开发出可能的新用途,例如在细胞里植入生物电脑,既可识别产生病变的组织、选择执行自毁程序,或重新编写细胞里受损的 DNA。举例来说,将癌细胞重新编码以免转变成肿瘤,或者让干细胞成长为可移植的器官。实验证实,生化电脑也能用于控制生物活性治疗分子,包括某些药物。

以上述概念所开发的 DNA 电脑,实际可行的应用范例,包括用来运算井字游戏(和人类玩家对决);有的能计算平方根;有的模拟自律神经系统,可做出类似于脊椎的反射动作。然而截至目前为止,DNA 电脑跟硅芯片电脑相比,演算能力和速度还是远远不及,的确有点令人沮丧。

话说回来,DNA 运算在生物学与生物医学的应用仍旧开启了令人振奋的契机,并且将在往后数十年内创造出更新更好的 DNA 仪器,可做为生物感测器,用于诊断病症、制作奈米元件,或是控制细胞的生物机能并加以编码。DNA 运算还能大力推动“智能药物”,这种药物可感知并分析多种生理讯息,释出相对应的药性。除了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与福祉,将 DNA 与电脑交叉运算的结果,可能让我们更进一步探究现知生物于大自然中登场的来龙去脉。

此外,过往仅供专业人士使用的大型电脑如今变成人人可得的便携式装置,想必有助于在实验室之外的地方推广遗传学。这类基因相关学问该由何人于何时何地运用,已经历重大变迁,将来则会更加“大众化”。

很快地,医师与病患一个个都将采纳基因技术变革发展出的个人化做法,因人制宜的医疗也已应用于众多层面,小至剂量调整,大至研究白血病、艾滋病、直肠癌的最佳疗程。没有生病但关心自身健康发展的人,也可以使用基因检测技术一探究竟,而且这种情形还颇为常见。现在不少人会从网络或实体商店购买基因检测的服务,获取关于自身遗传或祖先血统的资讯。生命科学研究员安德鲁.海赛尔(Andrew Hessel)在欧特克(Autodesk)软件公司负责奈米粒子工程、DNA 合成技术与人类基因组定序等计划,他认为未来 DNA 定序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目前已有基因检测公司免费提供个人基因组定序服务,待分析结果出炉后再销售其他相关医疗服务。还有公司会付费为合适的人选检测,这些人可能拥有“很值钱”的生物特征,筛检他们的 DNA 会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说不定就这样找到了人人想要的基因了。比如不会秃头、头发不会花白、不需要很多睡眠、长相看起来永远不显老、极佳的视力或夜间视力,诸如此类。调查这些人的基因,也许就能进一步研究出新药,能让他人也能拥有上述特质。

(Source:shutterstock)

DNA 资讯泄露的安全与隐私危机

重点是,要获得基因资讯,当然得先递交 DNA 样本。也就是说,我们得把包含基因秘密的唾液吐进试管,邮递至实验室,等实验人员判读样本后再利用网络通知结果。这听起来没什么害处,若能得知自己有维京人血统,或是与埃及艳后有血缘关系,虽然不怎么实用倒也挺有趣的。但是在此后十年内,科学家判读基因资料的能力,将有可能提升至对人造成潜在风险的程度。基因不仅是一个人的独特标志,所隐含了一整个家族遗传及精神障碍疾病等资讯,对隐私权影响深远。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电脑安全与隐私专家艾米里亚诺.狄.克里斯多法洛(Emiliano de Cristofaro)指出,就连最近意在增进“大众福祉”而设置的公共基因数据库,也等于间接迫使病患与捐赠者放弃隐私。在他看来,移除基因标志或隐藏基因所有人身份,这样的基因匿名做法根本无效。最近就有一群人骇入了家谱基因网站,甚至凭著上头有限的数据和零碎的基因讯息,就循线查出了这些基因拥有者的身份。

克里斯多法洛更提醒一点,不断进步的电脑运算能力会让提供 DNA 数据变得更加不安全,基因组当中某些用途尚未明朗的环节也是潜藏的风险。当科学家逐渐解开基因定序的所有隐藏功能和秘密,有心人士或许会借此技术危害特定基因的所有者。若说 DNA 资讯可用于制造武器,倒也并非天方夜谭。有学者便指出,只要明白攻击对象的基因特征,就足以设计出个人化的生化武器将对方杀死,完全不留蛛丝马迹。在日常生活方面,克里斯多法洛的提问切中要点:“要是我们发觉某种基因变异和精神障碍有关呢?数据一旦给出去,就拿不回来了。基因数据的建立引来了前所未有的个人资讯安全危机,因为基因的灵敏度不会随时间衰退,而握有某人的基因资讯就能推知其血缘相关者的基因内情。若是电脑密码泄漏了还能重设,对基因却没法来上这一招。”

DNA 技术大众化,人人皆可用

如果人类的未来没有走向反乌托邦(dystopia),科技发展将会延续上个十年定下的走势,技术的大众化有助于在城市里推动社区实验室,由未受过专业科学训练的人来推动便于使用的低成本技术。如今,在实验室之外,已有各行各业的人在从事与基因相关的工作,比如生产价廉的胰岛素和改良粮食作物。同时,基因科学的进步也让好些非关必要的发明有了推展余地,像是把果酱的 DNA 序列转为商品条码,又或让细菌能在黑暗中发光闪烁。

安德鲁.海赛尔确信人类的未来不只如此,生化技术将会进入每一个人的家中,一如电脑、网络及云端技术。未来的住家将拥有使用更方便的生化科技装置,例如可监控口腔微生物的牙刷。遗传学的发展有些已逐渐开花结果,有些却还得一段时间才能落实,而且过程也许会出乎大多数人意料。按照海赛尔的话来看,我们能确定 DNA 相关技术会越来越精准、便宜,进展会越来越快,而且越来越重要。这类技术不仅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还能依照需求创造出不同的生物合成物。“基因研究势必会快速演进,和电脑的发展趋势一样,挡都挡不了。未来人人都将用得上这项科技。”

(本文内容节选自三采文化《人类大未来:下一个五十年,科技如何让人类更幸福?》)

书籍简介:《人类大未来:下一个五十年,科技如何让人类更幸福?》

你觉得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街上人们踩着悬浮滑板,出门再也不用自己开车;科学家发明能让人感到幸福的药丸,基因改造让人们永远不再生病;AI就是你的管家,生活大小事都靠机器人打理;蜘蛛丝能建造出比钢筋更坚固的桥,有记忆的金属能够自动修复;周末搭太空船去月球旅行;时光机让你回到过去挽回曾经犯下的错……

“史蒂芬霍金科学传播奖”首届得奖者,畅销书《悖论》、《解开生命之谜》作者吉姆.艾尔卡利里,邀请各领域顶尖科学家,针对科技未来撰写十八篇深度导文,让我们思考人类会将地球的未来带向何方?

(首图来源:pixaby)

2019-03-11 05:31: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