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各位都听过这样的数据:到西元 2020 年时,全球产生的数位资料将高达 40 ZB 之谱,40 ZB 是什么样的概念呢?40 ZB 接近于 430 亿 TB,约等于 76.7 亿部 2.5 小时片长的 4K 电影(未压缩版本的 4K 电影容量约为 5.6 TB),资料量之庞大,已经超越了人类所能想像的极限──当然,也远超了人类大脑所能思考以及分析的范围。
这么大的数据量会来自哪里其实不难想像:光以社群网站来说,Instagram 每天上传超过 9,500 万张照片与影片、Facebook 每天产生 45 亿个赞、Twitter 每天有 5 亿条推文,更不用提每天在网络上生产的新闻、部落格文章、行车纪录以及各类连接网络所产生的资料量,包含未来的车联网、物联网等,数位资料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累加中。
传统资料中心早已不符合高密度讯息的网络数据处理与储存模式,现代的资料中心在设计上需要更注重客制化──按照讯息分类储存需求,在一个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的年代,要靠搜寻在短时间内让使用者从庞大的讯息库中找到资料、甚至将这些资料解析成有用的数据,就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挑战。
拜社群媒体与行动装置的发达所赐,人们所需的资料已经开始从文字逐渐转化为图片、影片,而相关的存储与运算、分类需求也越来越多,这类比文字还困难的分析与分类,也让资料中心难以如以往般走单一规格化,而必须要按照服务的需求做设计,务求达到成本、耗能、运算这几个基本条件的最佳化。
而所谓的图片、影像资料也只是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需求,未来的车联网、甚至物联网等,也让存储与运算功能同时更形重要,你应该不会想要在开车获取道路资讯时,因为资料中心运算过久,导致资料回传给车子过慢,最终导致灾祸的产生,在越来越接近“万物连网”的道路上,运算的速度越快自然越好,而这也让资料中心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化,造就了全新的云端运算储存发展。
正是因为这样的需求,许多有资料中心建置需求的公司无法再闭门造车,Facebook 于 2011 年 4 月提出了开放运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gram,简称 OCP),希望有大型资料中心需求的公司共同参与,目前这个计划已经有 Facebook、Microsoft、Apple、Seagate、Dell、Ericsson、Cisco 等公司共同参与,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透过公司彼此分享的方式,逐步勾勒出未来资料中心该有的共同规格。
根据 TrendForce 内存事业处 DRAMeXchange 的研究指出,服务器内存在 2017 第三季仍呈现供给不足的状态,而这也意味着服务器与云端建置的需求相当强劲,包括 Microsoft、Google、IBM、Facebook、Amazon 等大厂早以全球为目标展开资料中心的建设工作──虽然脚步稍缓,但中国的大型网络业者也已经开始跨入资料中心基础设计的领域,而中国厂商服务器需求的成长幅度之高,也让中国市场受到许多厂商的瞩目。
(Source:TrendForce)
最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人工智能,正是我们借由科技产品收集大量数据后,所逐步开始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以协助人类在面对大量数据时,能快速分析并应用这些资料到日常生活中,而这也正是云端运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适应这样的云端新时代,软件商与硬件商的分野逐渐模糊,软硬整合的综效将成为各家厂商是否能在新时代握有一席之地的关键。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