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电厂环差案过关后,引爆公民团体强烈反对。虽然深澳案在国民党主政期间通过环评,但在强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却选择耗费千亿投资缺乏弹性调度能力、高碳排放而逐渐消失的肮脏能源,实在令人难以想像。
经济部的理由是该地点不适合兴建天然气电厂,燃煤电厂是最好的选项,但对全球暖化及空气污染而言仍是火上加油,导致此议题成为年底选举最大变数。但赖内阁官员各种护航的言论却反映出能源政策的主导者,其实还是同一群反对“能源转型”的既得利益者。
深澳位于风景优美的北海岸,邻近全球最年轻的富金矿床仅 4 公里,金矿的孕育与地下高温热液活动有关,金九地区转型为观光景点后已经不需开采山矿,更不可能对山下的燃煤电厂有好感。
地震活动频繁的基隆海底火山,则仅距离深澳场址 7 公里,也具有开发地热的可行性。此区域的地质条件特殊,远古高耸的山脉在拉张的地质作用下沉入大海,伴随火山及地热活动,在高温的烘烤下出现品质极佳的煤矿,因此深澳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条件(见图 1)。
以国外地热发电专案的经验而言,大约 2021 年就可以完成地热电厂,远比 2025 年的深澳燃煤电厂更能解决北部电力缺口的燃眉之急。在众所瞩目的污染问题,地热发电对健康影响的因子仅有净煤发电技术(IGCC)的六十分之一。
▲ 图 1:深澳电厂与九份、金瓜石的空间关系。绿色背景表示地磁异常区域(Ching-Hui Tsai et al., 2017),叠图资料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出版之双溪图幅五万分之一地质图。
▲ 图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各项绿能技术对健康影响的评估。(Source:GREEN ENERGY CHOICES: The Benefits, Risks and Trade-Offs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for Electricity Production, 2015)
读者若是参考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Knowledge Center,IEK),在 2017 年 12 月发表的地热产业评估报告,可能会因内文误举日本 311 以前“地热停滞期”的实例,而误解地热发电需要 10~15 年的探勘开发时程。但在产业链成熟的地区 3 年内就可以完成地热发电,土耳其更是以每年平均 250MW 的目标成长。这份评估报告还有许多专业性不足的错误资讯,对于“能源转型”政策及时程规划造成误导。
在世界地球日前后,环保署李应元署长、能源局林全能局长在接受媒体询问时均提到“地热发电替代燃煤电厂”议题,此外小英总统更指示经济部研议,经济部及台电也被立法院临时提案要求在 6 个月内完成“深澳电厂能否转型为地热发电厂”可行性评估,但其实赖内阁官员已经对外发表地热发电不可行的原因,中国时报也呼应赖内阁官员对地热发电的“深层”误导。
若不将这些偏颇错误的资讯与实际状况比对,可能 6 个月后的可行性评估都是根据赖内阁官员的错误资讯作文章,减缓全球暖化的关键一步“能源转型”仍沦为空中楼阁。
赖内阁及中国时报对地热的深层误导及国际实例比对:
环保署长:政府全力推动再生能源,但地热仍在开发阶段,从产业界及国家角度,什么时候能商业化仍不具确定性。
实际情况:环评法规从 2009 年沈世宏署长时期规定地热发电 0.5MW 以上要作环评,至今年 4 月才跟上欧盟标准修改到 10MW,不合理的限制导致台湾空有地热资源而无投资案件,但从 2010 年至今,全球地热发电共成长了 3,345MW,显然国际产业早已具有商业化规模,且目前正是发展契机。
能源局长:虽然对地热寄予厚望,但因为北部多为深层地热,目前技术不纯熟,恐怕也赶不上 2025年。
实际状况:能源局今年 3 月中才率团考察地热发电占 22% 的新西兰,新西兰的地热地质环境为火山型地热,是风险最低的地热条件,从 1960 年代即开始累积开发经验,大屯山及北海岸的地热区也皆为火山型地热,已有国外业者多次探询合作意愿而被能源局回绝。因此“深层地热”及“技术不成熟”的说词均是推诿之词。
中国时报:北部能发展的是浅层地热,主要位在大屯山,唯当地多属国家公园争议更大,官员直言恐“一步都开发不了”,那北部其他地区呢?不好意思,需利用来自 3,000 米以下地热,目前国际技术皆未臻成熟,将期待寄托在地热发电,根本缘木求鱼。
实际状况:3,000 米以下的地热储集层,对于地热开发而言并无困难,德国的地热生产井的深度以 3,500~4,500 米为主,小规模开发方式在 10 年内已累积 45MW 地热发电。泰国清迈 Mae Fang 国家公园则是国家公园内开发地热发电的绝佳案例,从 1989 年运转至今,目前由美国专家协助下扩大开发规模,可验证点状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生态栖地无负面影响。除役在即的核电厂附近温泉区也有非常丰富的地热资源,现成的电网馈线即可供商业规模的地热电厂使用。
深澳电厂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加 0.1% 备载容量,现有的能源技术究竟能否取代深澳电厂的规划呢?现有成熟的能源技术,大型储能加上智慧电网可大幅增加电力调度弹性解决缺电危机,商研院 CDRI 及民间专家已提出建议方案,在北部六县市的变电站加上大型储能柜,效果等同节省 10% 用电,即可不需要深澳电厂。
此外,新型态的混合式地热发电厂(Geothermal hybrid plant),2015 年开始在意大利 Tuscany 商业运转,结合生质能及地热能的混合式发电,可增加 18% 发电量,若再加上成熟的储能系统,地热电厂也具有协助尖载的调度弹性,不仅完成且符合“能源转型”的价值,并可加速国内地热发电产业链发展,让国人能更快享受到便宜干净的再生能源。
的确,地热发电不能“单独”取代深澳燃煤电厂的规划,因为单一地热储集层可提供的发电规模约 100~200MW,实务上最大规模的地热电厂约 300MW,因此不可能取代 1,200MW 的燃煤电厂,但官员及媒体偏颇不实的推诿之词,却反映能源政策存在许多非专业的资讯误导。
- Tsai CH, Hsu SK, Lin SS, Yang TF, Wang SY, Doo WB, Lee HF, Lan TF, Huang JC, Liang CW. The Keelung Submarine Volcano in the near-shore area of northern Taiwan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7;135:320-326. DOI 10.1016/j.jseaes.2016.12.041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追求提升再生能源的同时,地热国家队的使命目的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