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臭又脏的“粪便”总是让人敬而远之,深怕弄脏了自己。若说它也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你相信吗?由捐赠者的粪便所分离出来的肠道好菌,确实已将许多肠道严重感染、原本已经无药可医的的病患从鬼门关里救了回来,而且成功的病例愈来愈多。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厌氧性的“病菌”,它们在无氧的环境下长得比有氧环境中好,由于人肠道是一个相对无氧的环境,因此它可寄生于人的肠道。正常状况下人的肠道有许多益生菌,因此艰难梭菌无法坐大,仅占所有肠道菌的 5%。当生病服用抗生素后,其他肠道菌减少时,艰难梭菌会借机加速增生扩大族群,进而引起肠道发炎,严重时会并发败血症造成死亡。
2013 年时,荷兰科学家针对以万古霉素(Vancomycin)治疗艰难梭菌造成的肠炎后产生抗药性的病人进行“粪便移植”试验(注)。他们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萃取液以鼻肠管(Nasoduodenal tube)注射入受试者肠道,希望以捐赠者肠道内的好菌来对抗艰难梭菌。结果证明粪便移植后,艰难梭菌被外来的好菌制伏了,治疗的效果比继续用万古霉素有效!该结果已发表于医学顶尖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溃疡性大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则是一种慢性发炎性肠道疾病,病因仍不确定,似乎与感染、免疫功能失调、遗传及心理因素有相关系,会造成腹泻、血便、腹部疼痛等症状。虽然国人并不好发此症,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大肠癌。现行的药物及手术治疗虽可控制病情但无法根治,仍需长期追踪。由于溃疡性大肠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基于先前“粪便移植”治疗艰难梭菌的成功经验,美国康乃尔大学威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科学家,也想利用此法来恢复患者的肠道菌多样性以治疗此症。
本次用于移植的粪便微生物是由两位健康捐赠者的粪便分离出来后混合而成的,希望借此更增加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团队利用大肠内视镜(colonscope)将粪便微生物分别注入 20 名溃疡性大肠炎患者的肠道内,经过 4 周后搜集受试者粪便的样品,以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是否恢复多样性,也采取受试者直肠组织的样品以检查免疫反应的改变。
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病患其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比治疗前更丰富,且引起溃疡的发炎反应也缓和许多。其中有 35% 受试者病情获得改善,完全恢复健康的受试者则有 15%。研究结果已于今年 4 月刊登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期刊的网页上。
领导本次研究的龙门(Longman)教授认为,以粪便微生物治疗溃疡性大肠炎将是极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但是他的团队尚需厘清究竟是什么微生物治疗此疾病的效果最好,也必须找出更有效率的菌种移植方式,以提升治疗效果。
注: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一种抗生素,用来治疗许多类细菌感染,但有愈来愈多病菌已对此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 Duodenal Infusion of Donor Feces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