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步入缓步复苏,经济学家担心缺乏动力之下经济将呈现平庸化、两极化局面,各国政府寄望新兴科技能带动工业革命一样的效果,对个别产业而言,数字化也是突破获利瓶颈,提升生产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其中又以大数据分析能力最为重要,上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航空用品展 (WTCE) 上,一个最新的趋势就是“个性化”。
个性化将是航空公司推动获利成长的核心。Tnooz 报导指出,从餐饮服务到娱乐服务,航空公司专注于将旅行从同质体验转变为个性化旅程,甚至在消费者都没察觉自己的偏好之前,就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都是大数据,也是这次汉堡航空展上的重要趋势,包括要多少数据、如何管理、分析方法都是讨论重心。虽然近期数据收集与滥用引发业界与消费端对隐私的担忧,加上欧盟个资法即将于 5 月底上路,但如何适当使用数据,突破现有的营运瓶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展会上有几项有趣的应用实例,如数据科学技术新创公司 Black Swan Data 宣布与海航集团旗下的航空配餐公司 Gategroup 合作,借由分析乘客资料与社群媒体喜好,预测乘客可能会选择什么样的餐点来设计菜单内容,这项合作已经有效降低 50% 的食物浪费,增加 15% 生产力。
一家聊天机器人开发商 Aviget 让航空公司透过 Facebook Messenger、Viber 和 WeChat 等平台,以一对一的方式服务乘客。聊天机器人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理解一般乘客询问的问题,譬如帮助乘客找到低于 150 美元从希斯洛机场飞到雅加达的机票,或是回答乘客关于是否能够携带两件登机行李的一般问题。
FoxTripper 的移动地图服务软件还能提供飞机行经路线的资讯,让乘客预定目的地的活动,结合乘客资讯与这个过程中的追踪资讯,FoxTripper 平台可以预测乘客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这些由数据驱动的服务与工具可为乘客提供真正的个人体验,同时向航空公司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做为微调与改善体验的依据。
使用人工智能可以确定谁喜欢漫威电影、哪些飞行路线的人特别喜欢吃薯片、哪些人更可能购买手表。随着累积愈来愈多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乘客需要什么,甚至可以提前几个月预测到这些偏好。这些技术应用其实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如亚马逊的购物平台以及 Netflix 的影片推荐功能,但随着网络技术改善,这波大数据服务已经入侵航空业。
报导认为,大数据分析将可解决当今航空业者在高度商品化和竞争市场中面临的问题,即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加每位乘客的收入,并改善整体乘客体验。当然数据分析的效果无法一触可及,采用过程也可能触及一些隐私的疑虑,但观察这次汉堡航空展上新创公司活跃的表现,预料个性化飞行体验将成为航空业的下一个战场。
- Why airlines are finally poised to unlock Big Data to enhance the passenger experience
(首图来源:Flickr/Delta News Hub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