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改朝换代后,美中关系正式开启另一新页。近日外媒报导,美国将对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解禁;无独有偶,中芯 3 日也大动作公告与曝光机大厂艾司摩尔(ASML)达成总价约 12 亿美元批量采购协议。市场也关注,随着双方关系走向和缓,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是否又要再起变化?
面对美中新局,台厂将面对那些挑战?谁又会受惠或受害?《MoneyDJ》访问产业分析师、供应链,盼能初步厘清后贸易战时代的可能发展脉络。
美原则未变,美国利益优先
美中贸易战于 2018 年开打至今约两年多,川普时代相继祭出华为、中芯禁令制裁中国,台湾半导体业者因此大获转单挹注,且涨价效应也是一波接一波;不过,自拜登-上台后,对中政策反而成为最大变数,近日传出美国有意对采购禁令部分松绑,这也让台厂绷紧神经。
不仅如此,中芯国际 3 日发公告,与半导体设备大厂艾司摩尔(ASML)达成批量采购协议,总价 12 亿美元。据艾司摩尔声明补充,协议原定 2020 年 12 月底到期,经双方协商后,期限已延长至 2021 年底。
闷了一年的中芯国际,未来将不再像先前般绑手绑脚,部分人士认为,晶圆代工产业将首当其冲。业界人士表示,2020 年中芯禁令上路后,本来就不觉得会是全面封锁中芯,会是有限度开放,除了先进制程要抓死死,美国会留给中芯在成熟制程的发展空间,才能借此贩售更多设备机台。
他举例,根据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 2020 年就可抢下全球第一,未来几年也将蝉联宝座。因此,若禁令扩大,恐迫使中国转向跟日本、韩国及本土厂商买设备,在最坏的情况下,有可能影响美国设备商约 8%~10% 业绩,美国当然不乐见。
晶圆代工 2021 年仍吃紧,2022 年将趋缓
该业界主管私下说重话表示,不论是川普、拜登当家,唯一不变的就是“美国利益”为优先,台湾只能受两国角力牵制。他说,台厂这段时间受惠太多,加上半导体重要性与日俱增,美国势必会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秩序,以确保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不过他也说,美国政策应不太会有大方向扭转,主要是因为半导体产业具高度战略意义,美国还是需要制衡中国。但为了商业利益,对中国必须要有一定程度松绑,过去因中芯禁令、华为禁令等带来的转单预期,有可能因此减弱,部分订单或将回流中国,市场酝酿的半导体连续涨价效应有可能戛然而止。
针对中芯禁令部分解禁后,晶圆代工产能吃紧的状况是否会因此纾解?半导体设备主管表示,设备的 ARO(after receipt of order)约 6~8 个月,也不是随叫随有,如果在既有厂区购机扩产,建置好至验证完也需要 9 个月到一年,若是盖新厂更要耗费 2~3 年,短期内供需吃紧状况恐难以纾解。
那谁是潜在受害者?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制程别划分,中芯 2020 年第四季以 55 / 65 奈米占比最高,占 34%,其次为 0.15 / 0.18 微米占 32.5%、40 / 45 奈米占 14.8%,较先进的 14 / 28 奈米则占 5%,显示超过一半营收来自较成熟制程,产品组合与联电相似较高。
设备商受惠,二线晶圆厂绷紧神经
业界人士进一步分析,从进机到量产时间推估,中芯冲刺成熟制程业务,相关效果最快会在 2022 年显现。不过以当前需求来看,光是供应中国本土 IC 设计厂商的订单就应接不暇,加上中国积极推动芯片自制,必定会优先满足自家需求,台湾仍可承接国际大厂订单。
他也提醒,中芯奋力挣脱紧箍咒,台积电因专注先进制程,两边约差两世代之多,中芯很难追得上,一点都不用担心。不过较成熟的制程,相对会比较有压力,尤其中国倾尽洪荒之力扶植芯片产业,未来将重回贸易战之前的杀价竞争态势,这是台厂必须共同思考面对的议题。
另一方面,中芯解禁对设备供应链是一大好消息,尤其是过去中国营收占比高的公司。在全球半导体竞赛下,法人看好,ASML 供应链的帆宣、公准及应材供应链的设备代工京鼎、零组件与备品供应商翔名、瑞耘、再生晶圆供应商辛耘及中砂等,有机会受惠。
整体而言,综合目前半导体业者看法,中芯就算松绑,由于产能无法短期内到位,2021 年半导体供需失衡情形将持续到年底。相对之下,目前疯狂缺货、抢料下,业界大老最担忧的反而是重复下单(double booking),须重视一旦实际需求低于预期,可能会面临风险。
(本文由 MoneyDJ新闻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美芯片超缺!WSJ:光靠-撒钱无用,问题难解
- 地缘政治兴起,SEMI:台湾厂商应积极参与政策决策
- 台积电与战略安全息息相关,美国不得不考虑台湾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