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台积电、三星纷纷宣示将投入大笔资金与人力,积极发展下一代 7 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之际,中国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也不甘示弱,宣布投入 7 奈米以下先进制程的研发,企图跻身全球五大半导体厂。对此,外资提出报告表示,透过国家力量的支持,是谁都可做先进制程,但生产良率将会其中是最大挑战。
港系外资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官方政策及资金支持下,中国芯片供应链不论技术能力或规模,均快速成长。预计 2017 到 2018 两年,中国 IC 产业整体营收,成长率将达 2 成,超越全球平均成长幅度。且在中国,从事晶圆制造的中芯国际,目前虽然远远落后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格罗方德等竞争对手,不过中芯国际日前已宣布要发展 7 奈米先进制程,若技术能力追得上企图心,中芯国际将成全球第 5 家开发出 7 奈米先进制程的晶圆制造厂。
对此,有分析师不以为然的指出,中国确实可以从事晶圆制造,也有投入庞大资本的本钱。因为“有国家力量的支持,谁都可以做”,只是良率会是最大挑战。有美系外资分析师明白表示,相对台积电 7 奈米先进制程将在 2018 年初试产,中国的中芯国际要做 7 奈米先进制程,若能在 2025 年前进行量产,就已经算很厉害了。
相对于中国晶圆制造商在政府资金与政策的协助下,加紧追赶其他国际性竞争对手在先进制程的脚步,有专业人士提出意见,以当前的中国芯片市场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厂商应该更注意 40 奈米到 90 奈米阶段的产能,未来恐怕有生产过剩的疑虑。
中国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在日前 SEMICON China 2017 论坛表示,当前中国本地每年消费芯片产品的总金额,在扣除设计、制造、封装等产业重复统计后达到 800 多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 25%。然而,中国厂商自己能生产的芯片产品仅有 7.3% 左右比例。所以说,目前中国芯片生产的投资规模可说是还没有达到过热程度。
近年来中国厂商投资在晶圆制造的项目上,制程技术多落在 40 奈米到 90 奈米阶段。未来,等这些制程的产能陆续开出,势必会造成资源过度集中,出现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相对于先进制程技术匮乏,积极投入资金追赶的情况下,其他制程可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也是需要重视的部分。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