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昆虫也有慢性疼痛困扰,受伤后会更努力保护自己

2025-05-08 207


许多人都受慢性疼痛问题困扰,但你知道吗?其实昆虫也得面对相同的问题。澳洲研究指出,受过伤的果蝇余生都会对疼痛较敏感,也会更努力保护自己。

虽然人们普遍不认为昆虫感受得到任何疼痛,但过去许多无脊椎动物都曾展现能感知和避免人们认为疼痛的危险刺激,而现在澳洲查尔斯帕金斯中心(Charles Perkins Centre)团队研究首次证实,即使伤口愈合后,昆虫也会有类似慢性疼痛的经历。

领导研究的副教授 Greg Neely 解释,昆虫可检测对身体有害的刺激,像是热、冷或身体伤害,在非人类中,这种感觉称为“痛感”(nociception),但为了简单起见,还是将昆虫的体验称为“疼痛”来比较。

就像人类病患,研究人员发现,曾受伤的昆虫即使康复后,也会对非疼痛的刺激“长期过敏”。

所谓的慢性疼痛,指的是原始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的疼痛,通常以两种形式呈现:炎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以神经性疼痛来说,疼痛往往发生在神经系统受损后,像是坐骨神经痛、夹神经(pinched nerve)、带状疱疹、糖尿病、癌症和意外伤害后,都有产生神经性慢性疼痛的情况。

这篇刊载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团队针对果蝇进行神经性疼痛研究,为了了解果蝇的反应,团队先损害果蝇某条腿的神经,接着让伤势完全愈合。

愈合后的测试中,研究者发现,即使果蝇的另一条没受伤的腿也异常敏感,仿佛就像人类,受严重伤害后,试图透过更敏感的神经在余生保护自己。

透过果蝇解剖,研究人员也更了解确切运作方式。

接收身体的疼痛讯息时,疼痛会先透过感觉神经元进入腹侧神经索(果蝇版的脊髓),神经索有像一扇门的抑制神经元,用来允许或阻止疼痛传递。神经受伤后,果蝇腹侧神经索所有“刹车”会永久破坏,导致疼痛失去关闭的阈值,让果蝇余生都神经敏感。

过去推测人类的慢性疼痛是由于周围敏感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或中枢神经解除抑制(central disinhibition)导致,透过果蝇的研究,显示后者更有可能是慢性神经痛的关键所在,现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类似变化也会导致人类的慢性疼痛。

这让研究者未来能更专注相关机制,创造包含干细胞等全新疗法发展。Neely 认为,这项研究或将促使第一个不是针对症状、而是针对慢性疼痛根本原因的治疗产生,如果最终真能开发出修复疼痛根本原因的药物或疗法,将能帮助很多因慢性疼痛受苦的人。

“动物需要失去阻止疼痛传递的‘刹车’才能在危险的情况下生存,但人类失去‘刹车’只会让生活变悲惨,我们需要找到让‘刹车’回来的方式,才能过舒服且无痛的生活。”

  • Insects feel chronic pain after injury
  • Thwack! Insects feel chronic pain after injury

(首图来源:pixabay)

2019-08-08 02:05: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