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 Clubhouse 吗?此语音社群平台今年上半年掀起热潮,台湾许多名人、歌手、网红都纷纷“开房间”,国外更有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美国网络券商 Robinhood 首席执行官等重量级人物使用,吸引大批用户,但仅短短半年,热潮就似乎冷却了。
开始 Clubhouse 是以“僧多粥少”邀请制吸引用户,必须有好友邀请码才能加入,且只有 iOS 平台才能用,掀起讨论度,疫情催化下更横空出世,2020 年 5 月 Clubhouse 估值达 1 亿美元。不到一年,估值又冲到 40 亿美元。
据 Sensor Tower 数据,今年 2 月 Clubhouse 下载量达 960 万,到了 4 月却降到 92.2 万,降幅 90%,可说快速“冷却”。
之后 Clubhouse 开放,先推出 Android 版,因此 5 和 6 月迎来两波用户成长(主要来自印度),到了 7 月又宣布抛弃邀请制,将推出私讯功能,等于打破原先主打的“匿名性”;8 月底推出“空间音讯”,让听众感觉房间与会者讲话时是在不同位置。
尽管投注种种努力,Clubhouse 似乎没那么出风头了。截至 9 月 28 日,台湾 App Store,Clubhouse 社群软件类排名掉到 67 名,几乎输给大多数社群媒体平台及交友 App 如探探、Paktor 等。
Clubhouse“快速退烧”三大主因
Clubhouse 快速冷掉,可归结几个主要的原因:
1. 直播语音难以留住观众
公关兼作家艾德‧齐通(Ed Zitron)在个人部落格分析,Clubhouse 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留住听众”。在资讯爆炸的时代,人们习惯一心多用,比如手机滑 Facebook 到一半切到 Instagram 回私讯,此时突然想听一集 Podcast,就再点进去选择内容。
但 Clubhouse 运作方式是现场语音直播,这需要听众高度专注力,也比较难控制内容,与大多数人习惯的社群平台使用方式相反,加上直播内容只有声音,若讲得不够精彩,自然非常难留住听众,进而难以留住用户。
齐通说“Podcast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大家想听别人谈论自己有兴趣的主题,且随时可收听;Clubhouse 听众就算愿意挤出时间听直播,内容和制作也一定要非常非常精彩、非常让人信服,才能把人留住──显然大多数讲者根本做不到。”
2. “爆红”导致产品宣传不可控
由于邀请制加上众多大咖使用,Clubhouse 初期就拥有大量媒体曝光和热潮,能短时间吸引众多新用户,对新创或背后创投自然是好事。
风险投资公司 Benchmark 合伙人莎拉‧塔维尔(Sarah Tavel)就认为,“热潮”就像补贴,涵盖某部分成本。不过热潮不可控,对公司营运会是挑战。
塔维尔指出,“若软件还在发展早期阶段就掀起热潮,很有可能摧毁它,因无法明确知道当热潮退去,用户是否会留下,可能还冒着风险最佳化错误方向。”
此外,产品刚出现时,可能会有许多漏洞或不完善的地方,若用户大量涌入,只会留下负面使用经验,自然会有大批出走潮。
3. 技术门槛低,竞争对手众多
最后,大量对手“抄袭”也是一大考验,Clubhouse 出现后仅一年,也就是今年 3 月,Discord 就推出类似服务 Stage Channels,5~6 月 Facebook、Slack、Spotify、Twitter 都推出直播语音功能,甚至结合原有平台功能,玩出更多花招。
初出茅庐的 Clubhouse 要与总市值超过 1.2 兆美元的企业竞争,可想而知相当辛苦。
即便面对困境,Clubhouse 依然想办法突围,除了增加许多新功能,也与 TED Talks 签约取得独家内容,但外在竞争依然激烈,如 Spotify 也投入巨资取得独家 Podcast 内容、Facebook 为创作者提供更多资源等,接下来就看 Clubhouse 是否还能玩出新花招,再次重回大众视野了。
- Was Clubhouse Doomed By Its Early Success?
- Clubhouse Opens Its Doors. Is Anyone Rushing to Get In?
- Clubhouse Is The Big Stinker That Nobody Wants To Talk About
(本文由 经理人月刊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Unsplash)
延伸阅读:
- 不用 AirPods,Clubhouse“空间音效”来了
- 向邀请码说再见!Clubhouse 全面开放所有人
- 5/18 开始,新 Android 版 Clubhouse App 将在更多国家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