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4 日,知名演员龙劭华猝逝,享寿 68 岁,相验死因为“疾病因素”。龙劭华有逾十年糖尿病史,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猝逝是因病夺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风暴早已悄悄笼罩全台。
台湾自5月爆发本土COVID-19疫情后,至9月21日累计死亡840例,死亡案例中,令人不安的现象就是高达九成有慢性病史,为数极少的30、40岁年轻死亡个案,也有近七成是慢性病患者。
“台湾10大死因除了事故伤害,大部分都是慢性病,像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等。”台大医院社区医学科主任詹其峰解释,只要是非传染性疾病(NCD),且要持续一年以上医疗照顾,或导致日常生活功能限制,就可称为慢性病,也因此癌症也归类在慢性病里。
台慢性病早死率高于韩日星 最后阶段卧床长达 8.5 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评价各国对慢性病预防控制水准,定义“慢性病早死率”指标。将30~69岁死亡率定义为“过早死亡”(注:指过了30岁,但活不过70岁),一个国家因罹患四种慢性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过早死亡率愈高,代表慢性病预防控制水准愈差,而台湾四种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为11.9%,几乎有一成人无法活过70岁。
相比同为米食文化的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分别是8.3%、7.3%、9.5%。如果对比率差距无感,那么就全球186个国家排名来看,韩国此数值最低,代表慢性病预防控制效果最好,排名全球第一;日本第四、新加坡第12,至于自诩为医疗王国的台湾,排名则远远落在37名。
再来比较各国平均余命,台湾80.7岁落后日、韩、新加坡,若再扣除人生终点前无法自理的不健康年数,台湾的平均健康余命只剩72.2年。
据2020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世界竞争力年报,台湾健康平均余命在统计纳入的63国排名22,仍低于日、韩、新加坡。至于台湾的不健康余命时间则到新高的8.5年,换言之,台湾人生命约十分之一年岁不健康、生活无法自理。
若能早点开始投资健康 电脑教父施振荣奉行养生
“我的心脏放了13根支架,是台湾纪录。”说这话的是现年76岁的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哪怕以这位电脑教父的地位不乏医疗资源,由于他曾有轻微中风和心肌梗塞,对健康议题很有感。
“健康都是属于累积,实际上是自发性的东西,健康不是靠他人,还是要靠自己。”施振荣说压力是健康杀手,他回想过去曾因责任心等无形压力大,加上没运动,造成血管阻塞,“如果回到从前,会更注意健康的饮食。此外,原本就一直都很规律的生活,要再多安排一点运动,同时以轻松的心情让工作压力释放。”
“生老病死一定会有,但不健康的日子愈短愈好。希望不健康余年用天数,不是用年来计算,那是最理想。”他强调,引以为傲的平均寿命延长,但不健康余年也增加。保持健康,利己利家人,尤其晚年生活品质会好一点,再来也不会拖累家人。
面对这场慢性病隐形风暴,不只是-的责任,个人也必须趁早开始投资自己的健康存折,才能避免一步步走向慢性病之路。
(本文由《今周刊》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每天睡眠少于 6 小时,恐增加慢性病患者死亡风险
- CIA 世界概况报告,最长寿国家是摩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