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是日本唯一家 DRAM 半导体厂商的尔必达(Elpida),在 2012 年时不敌亏损而被另一家半导体厂商美光(Micron)所购并,尔必达购并流程普遍被认为有很多的缺失与决策错误,甚至也有本就不该以贱价出售的说法,不过尔必达的兴衰都与一人有关,那就是 CEO 阪本幸雄(Yukio Sakamoto)。
集合日系品牌之力的尔必达
谈到尔必达,就不能不说说这家公司的历史了,尔必达成立于 1999 年,先后由日本的日立(Hitachi)和 NEC 的内存部门合并而成,一开始名为 NEC 内存公司,不过在进一步与三菱所属的内存部门合并后并更名为尔必达(Elpida Memory, Inc.)。

有成立就是要保护日本 DRAM 产业的味道在,希望整合日系各厂的力量下,以求能与其他大厂抗衡,避免日系 DRAM 厂的力量在其他韩系、台系厂牌林立下被削弱,而尔必达也就成为日本唯一一家 DRAM 厂商。除了 DRAM 之外,三厂的 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积体电路部门也以同样的理由,逐一整并成为现今的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重振日本半导体的传奇
1947 年出生于日本群马县,毕业于日本体育大学的阪本幸雄,曾为体操选手出身的他,一开始并没与半导体产业相关的知识,甚至一开始时也不过于是 TI(德州仪器)负责库存管理员而已,凭著自身的努力,开始理解并掌握了产业相关的资讯,让他一路扶摇直上,除任职 TI 董事外,在 2000 年时也时任联电日本分公司社长,这之中的巨大落差,也是许多媒体偏爱的励志传奇。

▲ 尔必达前 CEO 阪本幸雄(图片来源:尔必达)
当时尔必达成立没多久,可说是没人看好的烫手山芋,被估算光开门一天就要净亏 2 亿日元,由于阪本幸雄所任职的联电也刚好是尔必达的代工厂之一, 2002 年就找上了他,由于阪本幸雄处事果决,在日本业界有不错的名声,因此希望他能出手解决渐陷泥沼的日本 DRAM 产业的经营危机。
阪本幸雄也算不负所望,在任职隔日马上赴美与各厂客户进行协商,在他的奔波下,从英特尔(Intel)取得订单,除此之外,并获得投资大量扩厂,让尔必达的全球市占开始逐渐复苏并攀升,随后 2004 年 6 月建日本广岛新厂成立,同年 11 月甚至开始获利,从 2002 年到 2007 年的 5 年内获利成长 3 倍。
当年的阪本幸雄可说是相当风光,尔必达全盛时期,在整合日系厂商的研发能力,生产量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三星(Samsung)与海士力(Hynix),甚至还被日本媒体挂上“半导体产业救世主”之名。
误判形势,内外夹击再难振作
不过好景不常,尔必达在先前大幅度扩张下,也开始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伴随着 2007 年起 DRAM 市场价格急遽下跌,加上 2008 年雷曼兄弟所引发金融危机,使产品需求大幅减少,再加上价格竞争加剧,DRAM 价格下滑到了上一年的三分之一,这些都让尔必达又再度陷入亏损。
2009 年时尔必达申请当时日本刚通过的《产业更生法》修正案,成为新法的首位受益者,得以取得 300 亿日元公共资金和-担保的 1,000 亿日元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融资。阪本幸雄于这段期间积极与台系厂商合作,虽然暂时舒缓问题,但仍难以全面解决尔必达的问题,加上误判行动设备快速崛起的形势,对尔必达又是另一个重大打击。
2011 年时泰国洪灾更引发了另一波 DRAM 需求低迷,伴随着史无前例的日元升值下,有 85 至 90% 销售来自海外市场的尔必达更是难以承受,由于同时期韩元兑日元贬值达 70%,但偏偏韩系厂商又是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这让尔必达完全无法招架,销售额迅速下滑。不过同时期阪本幸雄在面对公司是否面临破产或被购并的质疑还说出了“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重建,那么与其他公司合作也就没有意义”,强化众人的信心。
在 2012 年业绩恶化之际,又刚好碰上 2009 年批准的《产业活力再生法》到期,必须偿还优先股以及协调融资等,在无力偿还下,尔必达 2012 年 2 月 27 日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而最终放弃自主经营重组,当时公司负债总额已高达 4,480 亿日元,是日本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
其实在申请破产前,阪本曾极力奔走于日本、美国两地,与美光洽谈合并的可能,谈判也有一定的进展,不料 2012 年 2月美光 CEO Steve Appleton 突然坠机过世,让阪本的规划出现了重大变数,情势急转直下,阪本当时想借由破产保护让到期的可转债、债务能暂缓支付,有时间让公司喘口气再生。
在未告知主要银行团、债权人、重大伙伴、客户、供应商的情况下,尔必达径自宣布破产保护反触怒了日本-、银行团、伙伴、股东等,一时之间无人支持其立场,原本被外界称誉的“决断力”反倒成了压倒尔必达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让尔必达乎就是“送”给了美光,成为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Micron memory Japan”,消息出来的那天,甚至还被日本媒体说成“日本半导体的终结”,而美光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市值从当时的 60 亿美金,两年时间大幅增加到 360 亿美金。
阪本幸雄功过自有后评
理应负最大责任的管理者阪本幸雄也辞职下台,其甚至公开表示,尔必达的问题在于 DRAM 价格的下滑与日元升值,日元升值更是主因,当时尔必达处于技术上不先进两代就无法与韩国竞争的情形,自然难以竞争,直接把原因归归咎于汇率上而非其个人,更表示未能处理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甚感遗憾,又暗喻银行的不力挺。
不容否认的,尔必达最后突兀的破产保护过程,让股东、债权银行、官员都大跳脚,甚至 最终直接犠牲股东权益,在时隔一年之后,所有 DRAM 公司都开始大赚,让美光成为最大受惠者,这之中主者阪本幸雄难辞其咎,而对于尔必达发布资金筹措方案后却紧跟着申请破产的做法,阪本对此解释说:“我不想让尔必达以‘半死不活’的状态活下来,我也想坚持到最后。”(尔必达的购并问题,请参见《Elpida 启示录:被卖了,还帮忙数钱的经典案例》一文)。

不过坚持的结果却葬送了日本唯一的 DRAM 厂与众多股东权益,由于阪本曾任职于台湾公司,与台湾半导界的关系一向不错,甚至在尔必达破产后去职后,却还能兼任台湾联电、威刚、华亚科、华邦等公司有给薪资深顾问,这让原尔必达股东只能暗自伤心,大叹遇人不淑了。
熟稔台湾商圈的日本人
坡本与台湾半导体界的关系良好也是业界所熟知的,阪本在极盛时期,与同样是 DRAM 大老的台湾力晶黄崇仁策略结盟合资了瑞晶半导体,总产能约 30 万片,在当时的 DRAM 圈有高市占率、庞大的影响力,除了与力晶的联盟之外,同时也跟联电前副董宣明智关系良好,同时又游走于华亚科、华邦等大老板之间,可谓活动力惊人。因此也有业界大老指出,阪本虽然国籍、长相是日本人,但是他的思惟、行为都不是日本人,反而更像个台湾人。
也由于熟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关系,阪本甚至还参与了台湾创新内存公司(TMC)的闹剧,在 2009 年间台湾-针对 DRAM 的产业危机,提出了 TMC 的计划,希望借由与美光与尔必达的合作,以取得 DRAM 的关键技术,是在-出资 300 亿元,并由宣明智担任召集人。但 TMC 不建厂不整并的方式马上被各方质疑,力晶与台塑更是直接提出批评,TMC 最终也同样在尔必达倒闭,DRAM 产业复苏下草草收场。
延伸阅读:
- 【DRAM 大时代】挖角窃资不手软!三星、海力士崛起黑历史
- 【DRAM 大时代】五年挺过两风暴,威刚看向云端发展
- 【DRAM 大时代】坐拥聚宝盆的金士顿
- 【DRAM 大时代】引领美光跨过低潮的传奇CEO史帝夫·艾普顿
- 【DRAM 大时代】高启全 30 年经验,练就华亚科翻身奇迹
- 【DRAM 大时代】DRAM 产业兴衰录:神乎其技的力晶黄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