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130 多个国家宣示 2050 年要达到净零碳排目标,台湾也无法置身事外,尤其欧盟、各国-纷纷提出中长期减碳愿景,并拟定征收碳关税,对仰赖出口的台湾产业造成庞大压力,业界正面临低碳转型风险。
其中工研院自今(3)日起到 12 日展开为期 8 天的“眺望 2022 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首日循环台湾基金会董事长黄育征“加速循环合作,共解气候危机(Circular Collaboration For Climate Crisis,CC4CC)”议题。黄育征指出,过去从 18 世纪到现在,产业界都以线性经济为主流,从开采、制造、消费到最终丢弃,虽然带来利润,但也同时产生许多外部成本,包括环境、健康、贫富差距、土壤退化、资源后结、气候危机。
因此黄育征认为,得重新设计产业链。如今企业也处在“永续”与“存续”两难中间,在大环境要求碳关税、CSR、环保成本等背景下,但各界又期望成本压低,最终只能靠多买多消费、多卖多制造来赚取利润。
因此为了迈向共同的净零愿景,需要串联起供应链上下游和使用端,以零废弃、零排放为目标,从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黄育征认为若要兼顾存续与永续,或许可以先投入 5-10% 对未来友好的永续技术,让未来不能只能是过去的延伸。
(Source:工研院)
中钢也致力发展绿色制程、水资源再利用及多元化,过去十年已经完成多达 1,163 项减碳专案,累计减碳量达每年 135 万吨二氧化碳,减碳幅度 6.5%。王锡钦指出,碳中和议题是中钢从去年底开始遇到的严肃挑战,经过一年的努力,在经济部鞭策下,也做出短程、中长程减碳规划。
王锡钦指出,过去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2025 年到虽前还是靠着传统方法炼钢,但加大使用再生能源,2025 年之后则分两阶段,采取多元路径,希望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其中减排路径包括使用绿电、以氢代碳、CCUS 技术,2025~2030 年以高炉喷氢取代喷煤,采取高炉添加还原铁、钢铁化石连产、转炉增用废钢等技术,2030 年后更有两个路径,利用 CCS 碳捕捉技术由低碳高炉转成无碳高炉,以集全氢能冶炼制程,两种制程并存,最终再做成本选择比例。
为协助产业超前掌握市场趋势,打造永续竞争力,工研院的“眺望 2022 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首日论坛以“净零永续下的全球价值链重组商机”为主轴,并展开全球重点市场商机、数位+绿色双转型、半导体、通讯、零组件与显示器、先进材料、科技前瞻、科技应用、机械、智慧车辆、生医与健康照护等产业议题,预估吸引超过 2,000 位国内外产官学界人士线上参与,期引领产业掌握 2022 年各产业发展重大趋势及全球布局策略。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