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再生能源发电比率最高的国家,占国家总发电量的 35%,其中风能在今年上半年贡献的发电量等同德国整体电力产出的 15%。但是德国在发展风能产业上不见得都是对的,风能取代燃煤是件好事,但太多风能可能也是负担。
怎么说是负担呢? 尽管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板在散布欧洲各地,但古老的黑色燃料几乎获得重生。2000 年世界燃煤电厂生产 1,132 千兆瓦电力,但到了 2014 年,太多新电厂兴建完工,总发电量达 1,980 千兆瓦。污染比天然气高两倍的燃煤,现在供应全球 41% 的电力,占总体能源需求的三成。
虽然最大石化燃料热潮来自中国,但是西方国家更有责任,因为他们把城市郊区变成风力与太阳能电厂,而把高污染工业推向新兴国家。
再生能源的问题,不稳定与投资过度
《经济学人》报导指出,风与太阳做为电力来源有两大缺点,第一是不稳定,冬天即便有太阳,但太阳光照射不足,冬天风也小,今年 1 月 20 日来自德国所有太阳能与风能的发电量最高峰只有 2.5 千兆瓦,只占当天总发电量 77 千兆瓦的一小部分,几个月后,在 6 月初一个艳阳高照微风轻拂的日子,太阳能与风能发电量合计有 42 千兆瓦。
第二个问题是免费,当然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板不是免费的,尽管太阳能板过去几年价格已经暴跌,但加上建造成本,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的平准化成本仍然比燃煤与天然气发电厂贵,但是由于政府补贴,业者可以透过上网电价来赚钱,绿能业者在批发市场上几乎没有成本,核能发电站竞标价也低,其次是褐煤发电厂,一种廉价但特别脏的能源,再来是硬媒发电,最后是天然气发电厂。
这使得能源公司开始追逐低成本的电厂,太阳能与风能激增压低结标价,扭曲德国能源市场。愈来愈少人向天然气发电站购电,而便宜的褐煤发电厂仍然正常运作,燃煤电厂发电量甚至在过去几年增加,报导指出,“因为政府承诺在 2022 年终结核电,煤有可能在德国能源供应占比中愈来愈重要。”
再生能源供电不足,廉价高污染褐煤电厂接手
德国最大的燃煤电厂现在随着天气状况来调整发电量,褐煤已经是不稳定的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最好的伙伴。德国本来要终结褐煤电厂,但柏林矿工反对后,即放弃此案。麦肯锡也指出,“德国卡在燃煤问题上,很有可能无法达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此外,德国慷慨的政策,保证 20 年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德国消费者又得对不是特别干净的能源付出高昂价格,今年上半年家庭每小时每千瓦电力付出 0.3 欧元,法国只付 0.16 欧元。经济学人报导,“德国政府发放巨大的长期太阳能补贴是不明智的,这么快放弃核电更是疯狂。”
德国最大的错误是承诺要淘汰燃煤发电,转向再生能源,但忽略风能与太阳能成本,占整个能源系统比重,会比实际增加的发电量上升的更快。
电厂盖太多,电价下滑业者成乞丐
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前兴建太多发电厂,包括太阳能与风能在内的电力供过于求,下跌的电价让业者放弃投资更现代,更有效率的发电厂,且把所有能源业者变成乞丐。燃煤与天然气电厂就直言,如果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经常削低电价的话,他们的电力生产成本会上升,政府应该要补偿,否则就要关厂。
西方政府接着就付钱让燃煤场维持运作,德州就承诺在需要的时候支付高电价,要电厂保持运作,这些成本都是使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的潜在成本。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再生能源业者仰赖煤与天然气发电让电价维持健康水准,如果没有高额补贴,发电量微乎其微的太阳能电厂会发现自己完全没有经济效益。
德国如果征高额碳税,也可以逼迫市场改革,淘汰高污染电厂,逼迫再生能源业者自行承担冬天间歇期成本,但是德国什么都没有做。如果电网更大更有效率的话也许会有帮助,电网规模愈大,在传输过程中流失的电力就会减少,间歇期的影响也会降低,因为整个大陆都在云雾无风气候下的机会很低,但是德国兴建长距离传输线的努力受到非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丹麦即放弃仰赖风力发电,他们与水力发电的国家挪威要电。
发展电力储存技术或许也有效,但是技术太贵且会受天然屏障阻碍,使用智慧电表减少家户用电也是节电妙方,估计欧洲国家使用智慧电表可以减少尖峰用电需求 9%。报导指出,欧洲束手无策的地方是,加州用电高峰是在夏天午后,这时就可使用太阳能供电,但是欧洲用电高峰是在冬天傍晚,太阳能厂一点都帮不上忙。
- When the wind blows
(首图来源:Flickr/Timothy Toll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