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LGG7+ThinQ开箱、评测、评价更强的超广角AI相机,屏幕效能音效全面升级!

2025-04-15 261

乐金最新再推出的旗舰机 LG G7+ ThinQ 可以说是满满好料,除了搭载 19.5:9 的 FullVision 全视野屏幕以及高通 Snapdragon 845 处理器 + 6GB RAM 的高规格,并在音效、防护能力等各方面都有进步。相机方面则配备了双 1600 万画素主相机,可以一键切换 107 度超广角拍摄。另外 LG G7+ ThinQ 在型号中加入了“ThinQ”文字,发音类似“Think You”,代表这款手机也整合了强大的 AI 人工智能,拍照时能自动侦测 19 种拍摄场景,提供最佳效果。到底 LG G7+ ThinQ 有哪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拍照效果怎样?看完本篇开箱你就知道了!另外阿达这次也趁出国旅行机会,带着 LG G7+ ThinQ 到泰国拍了一系列照片给大家参考!
LG G7+ ThinQ 开箱 评测 - 01

LG G7+ ThinQ 开箱 !超爽屏幕、超美背盖

G7+ ThinQ 的盒装为纯黑设计,正面只印了型号,还满简约的:

阿达也拍摄了 G7+ ThinQ 开箱影片,想更了解全貌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G7+ ThinQ 尺寸重量为 153.2 x 71.9 x 7.9mm 与 162g。机身采用双面玻璃设计。正面配备“浏海”设计的 6.1吋 QHD+ (3120 x 1440) 分辨率的 19.5:9 FullVision 全视野屏幕:

全屏幕除了在玩游戏或使用 App 时有更大的显示范围,看影片也更爽,同时因为是高屏幕占比的设计,所以虽然屏幕很大,但手机机身并没有因此变大变肥,还是很好握:

G7+ ThinQ 的超光亮屏幕为 RGBW 模式,加入了白色子像素让面板亮度更高。当开启亮度提高功能,屏幕亮度最高可至 1000nit,就算是在户外阳光下也能更清楚地看到显示的内容:

提供多达六种的屏幕色彩设定值,可以依照喜好和需求来做调整,例如选择“电影”模式色温会暖一点、“运动”模式的色温较冷。使用者也可以自己设定色温,或是进入“专家”模式自订色调、饱和、锐度等。屏幕分辨率提供 QHD+、FHD+,以及 HD+ 三种细致度选择:

“浏海”区域除了听筒与光源等感测器外,还有 800 万画素前置镜头,支援 f1.9 大光圈 80 度焦距:

如果不喜欢“浏海”,可以到设定选单将屏幕左右的第二屏幕改为黑底,浏海看起来就不会那么明显:

顶部为卡槽,支援台湾 4G 全频段与 4G+4G 双卡双待:

卡槽为 3 选 2 的设计支援 4G+4G 双卡双待,microSD 记忆卡最大可支援到 2TB 扩充:

机身左侧有音量键以及 AI 快捷键,只要按一下、两下或长按,就可快速启动 Google Assistant 及 Google Lens 等智慧功能:

不过在因为台湾目前还不支援 Google Assistant,所以按下去只能使用 Google 搜寻,除非将手机语系改成其他有支援 Google Assistant 的语言(例如英语)才能使用,但听说年底前 Google 助理会开放中文功能,我个人还蛮期待的:

机身右侧则是电源键:

底部有扬声器、USB Type-C 传输埠、麦克风,以及 3.5mm 耳机孔。LG G7+ ThinQ 此次采用 Boombox 的喇叭设计,利用较其他手机大好几倍的腔体空间作为低音喇叭的共振音箱,号称可提供较一般智能手机两倍的低音效果。实际测试发现播放效果确实更有力,听起来没有闷闷的感觉,音量也非常大声,拿在手上甚至会有酥麻的震动感:

G7+ ThinQ  共有极光黑、摩洛哥蓝与果苺红共三种颜色,阿达这次拿到的是“极光黑”,背面的处理非常漂亮,阿达拿到实机之后相当惊艳,除了不同角度下黑色的深浅层次多变之外,在某些反射之下,甚至还会有宝石般的宝蓝色光泽:

G7+ ThinQ 主相机为双镜头设计,两个相机都是 1600 万画素,标准镜头为 f1.6 大光圈与 71 度广角范围,同时支援 PDAF 相位对焦、激光对焦以及 OIS 光学防手震,超广角镜头 107 度超广角搭配 f1.9 光圈,并比前一代改善了边缘失真的问题:

以体积来说,G7+ ThinQ 虽然有 6.1 吋屏幕,但因为 19.5:9 的机身比例与人体工学弧度设计,单手操控其实蛮舒服的:

G7+ ThinQ 机身不仅支援 IP68 防水防尘,还进一步通过美国 MID-STD-810G 军规测试,无论是下雨,甚至是不小心弄脏了拿到水龙头下面简单冲干净都没问题:

此外也支援 Qi 无线充电技术,只要有无线充电盘之类的设施,随时可充相当方便:

接着来看配件,阿达这次拿到的测试机是新加坡版,并不是台湾上市版,但除了充电器的插头形式之外应该不会差太多。内容物包括耳机、传输线、退卡针、充电器,以及一张擦拭布(正确内容以台湾正式上市版本为准):

充电器可支援 9v/1.8A 快速充电:

内附的耳机质感不错,采用入耳式设计,并具备人体工学的斜角设计以及一个简单的麦克风线控:

耳机线采用编织线,看起来更高级:

 

LG G7+ ThinQ 人性化 UI,功能满载!

G7+ ThinQ 内建 Android 8.0 系统搭配自家 UI,风格相当清爽简洁:

系统允许使用者自订下方系统操作键区域的颜色。这部分最多提供五个字段,除了基本的返回、首页、多工可以改变顺序之外,剩下两个字段放置 SIM 卡切换、QSlide、Capture+、通知等功能,按住拖曳到指定位置即可完成设定:

系统 UI 预设为单层选单设计,但如果还是喜欢有双层选单(就是把应用程序列表和首页分开),也可以在设定中调整:

支援 Always On 功能,屏幕关闭待机时可以选择显示各种小工具:

G7+ ThinQ 配载 32 位元 Hi-Fi Quad DAC,并内建全新的 Boombox 喇叭及 DTS:X 3D 环绕音效技术,可以模拟环绕音效,让双声道的耳机也能有像是环绕音效般的立体感:

内建的音乐播放器支援闪光灯以及 Boombox Show 两个视觉化特殊功能:

闪光灯是指音乐播放时,手机后方的 LED 补光灯会依照节奏闪烁,很像夜店的感觉,Boombox Show 则是音乐播时,手机画面会有搭配节奏演出的视觉效果:

Smart Doctor 集合了各种优化手机的工具,像是电池续航力、释放系统资源,或是协助测试与检查手机功能:

G7+ ThinQ 共有两种不同程度的省电模式,另外还提供“省电除外”功能,设定那些应用程序不会受到省电模式影响而降低运作效能。例如可以把游戏设定排除,这样平常以省电模式使用,进行游戏的时候自动恢复最高性能:

情境感知可以预先针对不同情境决定要采用的设定,例如手机透过 GPS 判断使用者回家了,就会自动连接 Wi-Fi,出门的时候关闭 Wi-Fi,或是休息的时候进入飞航模式等等:

LG G7+ ThinQ 的游戏工具可以挡掉游戏时的干扰,玩一段时间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暂时降低屏幕亮度和手机效能节省电力,也可以一键撷取游戏画面,或是调整游戏的画面表现以优化顺畅度与耗电量:

G7+ ThinQ 拥有非常强大的录音软件,甚至还可以直接滤掉一定音量之下的噪音,当然觉得太复杂也有比较简化的界面可以切换使用:

LG Health 可以纪录多种运动类型的数据,也可以搭配 GPS 纪录运动轨迹并计算所消耗热量与平均速率等等,协助使用者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

QuickMemo+ 提供多种笔刷和色彩让使用者快速记事,也可以汇入图片影片等档案内容:

Floating Bar 是个好用的悬浮选单,平常可以收纳在屏幕左右两侧,点一下小标签就会弹出,并可以设定捷径、截图、联络人,或是音乐播放器等常用功能:

对于单手操控的情境 Floating Bar 相当好用:

电话部分,由于 G7+ ThinQ 支援 4G+4G 双卡双待,除了在今年底可能停用 3G 的浪潮下不受影响,要切换拨打的SIM卡也很容易,只要按下右下角预设的快捷键即可:

拨打接听电话音质很不错:

 

顶级规格,带来顶级效能表现

LG G7+ ThinQ 搭载目前最强的高通 Snapdragon845 处理器,内建 6GB LPDDR4X RAM / 128GB ROM 以及 3000mAh 电池,属于第一梯队的旗舰等级手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款手机的效能表现:

使用安兔兔来测试整体表现,LG G7+ ThinQ 得到超过 26 万分的高分,在排名中属于最前段班的机型之一,PCMARK 2.0 则有 8017 分的表现:

Geekbench 单核/多核表现,总分为 13648 分:

3DMARK 与 GFXBench 的表现也很好,可以顺畅运行绝大多数的手机游戏或大型软件:

最后是电力测试, G7+ ThinQ 的电池容量为 3000mAh 称不上大,不过使用 PCMARK 测试的成绩还是达到 8 小时 15 分,个人觉得电力在调教后应有进步空间,毕竟上一支 V30 表现非常优异:

 

 

整合 AI,更进化的超广角双镜头相机

LG G7+ ThinQ 主相机的双镜头,延续一贯的标准镜(1600万画素、f/1.6、71度的广角) + 超广角镜(1600万画素、f/1.9、107度的广角)组合,并且变形的抑制方面,有了更好的表现:

一样只要透过画面上方的一般/超广角按键就能切换镜头,摄影模式方面多了 AI相机、肖像模式与 Google Lens:

阿达个人相当喜爱 LG 手机的超广角镜头,而且表现一代比一代更好,在 G7+ ThinQ 上变形修正来到了史上最好的表现,不过也相对没有之前广角(V30 为 120 度),超广角在日常的应用讲实话我个人觉得比 2 倍光学镜头来的实际(市面上的 2X 镜大都是为了做肖像模式),如下面的照片就需要超广角来表达曼谷塞车的气势:

像房间这种退无可退的场景,超广角也是超好用呀:

直立的场景也很实用:

G7+ ThinQ 提供多种拍摄模式与色彩滤镜,使用起来非常直觉:

最大可拍摄 4656 x 3492 的 1600 万画素照片以及 4K UHD 录影。另外配合屏幕比例,也可以拍摄 18.9:9 分辨率 2268 x 1080 的超宽影片:

如果要拍摄符合屏幕比例的照片,最大尺寸为 1000 万画素:

LG G7+ ThinQ 搭载了 AI 相机功能,会自动分析场景并切换 19 种拍摄模式,在拍摄界面的右下角会有模式提示,使用 AI 相机随机对着周遭的物体,发现辨识的准确度非常高。尤其像是食物和饮料,G7+ ThinQ 也能准确的判断:

当我们开启 AI 相机并对着某个物体,可以看到画面中会跳出许多文字,代表 AI 正在判断画面中有那些元素,作为后续优化照片的根据。例如以下这组例子,AI 相机自动切换至“天空”情境,拍出来的天空更蓝,甚至树木与水面的阳光感也更强烈:

▲AI相机开启前,泰国天虽清朗但低纬度让他的蓝天不像日本那么蓝。


▲开启AI相机后,自动切换成“天空”模式,可感觉景物变亮了,天也更蓝了。

以下是 AI 相机的几组样张,分别以使用前、后作为对照。AI处理后天空更蓝:

经AI处理后食物也看起来变更好吃了(但第一张其实才是原色):

相簿也会自动根据 AI 的判断,将相关的照片归类在一起:

肖像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景深效果,可以自动将人物背景虚化,拍摄时可以即时预览效果,拍摄完成后也可以进行事后修改,G7+ ThinQ 厉害的是他使用单镜头 AI 辅助运算的方式做出景深散景效果,不需要 2X 光学镜头就能有很不错的表现:

单镜头的肖像模式切边与散景效果表现不错,不会输给双镜头机型:

前置镜头也具备虚化景深效果,表现也不错:

超亮相机模式适合用于光线不足的拍摄环境,可以让照片更明亮,同时维持不错的影像品质:

LG G7+ ThinQ 的专业模式功能非常丰富且完整,包括对焦、色温、曝光值、快门时间等,都可以手动调整。手动对焦的时候提供峰值显示,快门时间最长可达 50 秒,还提供相对少见的色阶分布图:

师承 V 系列,G7+ ThinQ 的录影功能相当强大,不但有 Point Zoom 这类单点放大功能,还可以调整录影收音的音讯设定,并有左右声道的音量图型,同时还有风噪音筛选器,在户外录影时相当实用:

G7+ ThinQ 也同样具备 V 系列的“Cine Video 专业电影模式”,提供 15 种电影风格的“Cine Effect” 效果,还有可以指定位置放大的“Point Zoom”功能,在执行专业电影模式录影时颜色会有点奇怪(LG Cine-Log),那是因为保留了后置空间给录影者后置,举例来说以下这段影片用 Cine Video 模式录影时颜色很淡:

只要使用 Premiere Pro 或内建的“Cine Effect”就可以任意调整影片素材颜色,此影片有运用到 Point Zoom 效果,在镜头不动的情况下直接对准左侧的人物放大缩小:

这段影片的缩放效果更明显些:

以下是使用 G7+ ThinQ 以手持自动模式所拍摄的照片,原始大图相簿请点我,首先是日间摄影:

近拍:

食物:

室内:

夜景:

超广角运用场景:

 

 

结语

在同性质越来越高的智能手机市场,LG 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个性,而最新推出的 G7+ ThinQ 也延续了前几代的基因,并以此为基础更上一层楼,招牌的标准 + 广角双镜头相机虽然广角端收窄,但变形控制确实更优异,加上 AI 功能以及强大的超亮相机模式,无论影像品质与使用体验方面都有不小的进步。屏幕方面采用浏海设计,超高屏幕占比兼具视觉的爽度,同时维持单手持握的舒适感。更高的亮度对于在户外使用手机或拍照取景,都是相当必要的改善。

LG 在声音方面的下的功夫有目共睹,G7+ ThinQ 无论播放或收音,都可以说是做到业界最高标准,不仅扬声器导入 Boombox 相当有感,接上耳机开启 DTS:X 3D 环绕音效,体验也很棒,而收音方面不管是录音或是录影,除了易用的基本界面之外,还提供了专业度更高的进阶设定项目,如此的完成度以及对于收音这件事情的重视,放眼目前各品牌手机还是相当少见。其他像是机身质感,这次也做得很好,尤其是背面的处理,甚至可以说是 G4 以来最美的一款 LG 手机。而效能方面也是没有问题,顶级的硬件规格带来的是顶级的效能,电力方面本来有点担心,但实测之后觉得也还好,虽然不能说是续航力超长,但至少也达到普遍的标准。

整体来说,LG G7+ ThinQ 是一款相当成熟的产品,无论是外型或是功能,无论是实用性或是噱头,都做得十分到位,虽然宣传的声量没有竞品那么大鸣大放,但确实是一台相当不错的旗舰手机,但在价格上比前代高出不少可能要搭配门号专案购买会比较划算。以上就是本次 LG G7+ ThinQ 的完整开箱实测报告。

2018-07-09 19:36: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