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将未来与国防相关的船舶产业发展,以坚持潜舰国造、更新水面舰艇、发展无人舰艇及载具等三大策略领军。其中潜舰国造计划已由国防部编列预算,于今年正式启动。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2015年台湾船舶产业年产值约450亿元,拥有丰富的组装经验。新政府若期望于2025~2027年间完成第一艘国造潜舰,必需持续深化技术投资,强化军用舰艇设备或特殊船型制造经验。
台湾防卫武器大幅依赖进口,且由于国际地位特殊,采购时时受阻。拓墣专案研究中心研究经理陈永颖表示,台湾海军的潜舰编制向来受限于美国及荷兰等供应,实非长远之计,自行制造潜舰将是唯一突破困境的做法。透过关键材料军购、深化国防与民间船舶厂商连结提升技术经验,将成为推动潜舰国造的关键能力。
军购取得系统组件与核心技术,加速发展
陈永颖指出,潜舰零件数量高达上亿组,缺一不可。制造潜舰所需装备中,隶属“红区装备”的相关系统组件与技术,为各武器生产国管制项目。因此虽中科院已在指挥管制、电侦、推进系统等尖端项目具相当研发成果,但多数关键性材料与技术仍须透过与他国交涉来取得。政府的外交努力使军购顺利达成,有助潜舰研发缩短学习曲线。
强化军民通用合作,引领整体产业技术力跃进
台湾船舶产业组装经验丰富、游艇制造业供应链完整,但产品多为游艇、货轮及油轮,向来与国防较为脱节,在制造军用船舰及较特殊的船只,如汽车、液化瓦斯运输等船型设计经验皆尚嫌不足。此外,人工成本高、缺乏具经验之工程及管理专业人员等问题也急需解决。过去有四家造船厂(台船、中信、庆富、龙德)曾建造军用船舰,其中仅台船具备吨位较大之运输舰、补给舰与巡逻舰等相关经验,但建造经验不多。
陈永颖表示,潜舰国造需要引进更严谨、更先进的船壳建造技术,不容耐压船壳出现任何差错。主要装备系统的研发及整合,可望在中科院主导下,藉自行研发、技术引进等多方向进行,再将非敏感技术经军民通用合作计划扩散至业界,提升台湾整体产业的研发能量,协助业者开创新商机。
(首图来源:Flickr/Dineshraj Goomany CC BY-SA 2.0)
延伸阅读:
- 国防航太领域聚焦无人飞行载具,落实自主研制与技术转移
- 2020 年台湾航太工业产值达新台币 1,335 亿元,发展军民通用科技成关键
- 国防商机 2,500 亿,自己的军费自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