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笔者真的不得不承认看走眼,完全没有料到,2006 年 11 月 9 日公布的 G80(Tesla 1.0)核心和 2007 年 6 月 23 日发表的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通用运算模型,竟然可让 Nvidia 的 GPGPU 应用走到今天这步,不但在“相对传统”的高效能运算独领风骚,近来很夯的人工智能领域亦卓然有成,进军“象征光明未来”的自驾车市场更是巨大的战略布局,也难怪 Nvidia 市值可以超越英特尔,这件事十几年前根本连想都不用想,光论未来性,搞不好连购并 ATi 的 AMD 都比较吃香。没办法,世事就是如此难料。
回到标题,关于市值 3,000 亿美元的 Nvidia 企图从 Softbank 集团手上以 400 亿美元购并 Arm 这件事,近来随处可见的“专业评论”,重点不外乎“补足 CPU,箭指资料中心和人工智能,扩大 IP 组合”这种陈腔滥调,比较有创意的顶多就加个“开发 IP 授权商业模式,Nvidia 能开始贩售设计给其他人,扩大生态系统”,阴谋论者就“油断大敌,烧掉一大堆竞争对手的后路”。
至于搭议题顺风车冒出来的“RISC-V 出头天”,某些人幻想拿了免费的 RISC-V 授权和设计,就可以马上干掉 Arm 方案,一举摆脱 Arm 和众多 EDA 工具厂商与晶圆代工业者打造多年的生态系统,笔者只能说太傻太天真了,就算中国-正想在半导体产业“自立自强”看似给 RISC-V 大好机会也一样。前阵子 RISC-V IP 授权厂商 SiFive,才发生高层大地震,台裔首席执行官替换成巴基斯坦裔美国人,令人好奇这和最近发生的一连串好事,有什么藕断丝连的瓜葛。
但再有远见的决策,如同某些“人生大事”需要冲动才会成真,诱使“Make The Call”的临门一脚亦不可或缺,那么促使 Nvidia 出手的短期诱因是什么?恐怕就是自驾车了,而且还想要节省付给 Arm 的权利金,如 Arm Safety Ready 相关解决方案。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回想跟 Nvidia 合作开发自驾车的日系 T 牌、美系 F 牌跟德系 M 牌车子的销售数量(随便算算都是 1,600 万台以上),某年后的车款,全部配备 L3 或 L5 自动驾驶系统,并都需要多套备援系统以维护安全性,再加上各家 5G 搭配 IoT AI 用的边缘运算服务器芯片,如果权利金不是每年固定数字,而是照出货量算,即使自驾车普及化的过程可能会耗费数年甚至十多年,但 Nvidia“为了喝牛奶去养个牧场”这件事,感觉还是很划算。
讲更精确点,假设每台自驾车都有 3 套系统(Triple Redundancy),金额就要乘 3 倍,也就是“5,000 万×权利金(绝对远高于消费性产品的费用)”,这些都是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假若每台车可贡献 400 美元(应该远远不止)营收,就会是 200 亿美元的惊人规模,这些白花花的钞票,都将滴水不漏全部进 Nvidia 口袋,更遑论市场一做起来,只会有越来越多车厂成为 Nvidia 的合作伙伴。
当然购并案能否成为现实,也端赖各-是否愿意放行,但无论如何,这怎么看都比让人打哈欠的“进军资料中心”有钱景多了,400 亿美元价码看起来也不过于夸张。总之静观其变,但也许英特尔和 AMD 这 x86 双雄会乐见购并案即将摧毁 Arm 的生态系统也说不定,假以时日再发动一次“x86 Everywhere”的 x86 义和团之乱。
不过说到 Nvidia 转型成 IP 授权商这件事,假若 Nvidia 借由 Arm 的销售体系推广自家 GPU,那第一个大客户,会不会就是“从手表到手机到平板到笔电到桌机到工作站,芯片要统统自己来”的那间公司呢?年底应该就有机会知道答案了。
(首图来源:达志影像)
延伸阅读:
- 一窝疯“人工智能芯片”前,你需要知道的几件关于 GPGPU 的事
- 苹果自研芯片狂想曲:GPU、资料中心要不要全自已来,Apple Silicon 效能表现会如何?
- “黄氏定律”将取代摩尔定律:Nvidia 急于收购 ARM 的原因
- NVIDIA 拿下 Arm,苹果与高通或许有点介意,但受伤的可能是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