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为了让人生活更便利,但如今,将自己定位为“科技公司”的叫车服务 Uber,却在全球众多城市闹得满城风雨,人们或许有感受到它带来的便利,但也有人不幸遭受到它带来的伤害,像是在印度有女乘客搭乘 Uber 时遭司机性侵害。
Uber 与交通部杠上,是我违法还是你的法规不适用?
近日,Uber 杠上台湾政府单位,交通部裁定 Uber 违反“公路法”,事由如违规载客、未办理合法汽车运输业登记、未尽于国内经营事业应负担的责任(如缴税),在此情况下,消费者若在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或是个资外流等,恐无法得到完全保障,交通部为此祭出每日 60 万元的罚单,累积超过 540 万元,要求 Uber 改善;Uber 则是回呛台湾法规过时,且不拥抱新科技,还阻止台湾人赚取更高收入的机会。
只要骂台湾政府,很多台湾人民会跟着产生共鸣,但这次多数人却是站在交通部那边,就连科技圈、新创圈说话有分量的人士都挺交通部。而且由 Uber 来骂台湾政府,一整个就是怪,因为不止台湾政府认为 Uber 有问题,美国、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西班牙、韩国、印度、泰国……,也都认为 Uber 有问题,甚至将该服务驱逐出境,就连 Uber 的发源地,加州旧金山,这个被誉为创新圣地的地方,其区域检察官也在今年 12 月对 Uber 提出民事诉讼,指它让乘客误以为司机已经过足够充分的背景调查。
搭上计程车,人们最在意的是安全
为什么司机背景调查这么重要?那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踏上陌生人的车?”
所有人都知道,坐上陌生人的车是件危险的事情,不少恐怖电影的开端都是从坐上陌生人的车那一刻起。因此在“计程车驾驶人执业登记管理办法”中,就明订计程车驾驶必须领有职业驾驶执照,并得通过上课、考试,领取计程车驾驶人执业登记证,还须每年检查一次;而且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曾犯故意杀人、抢劫、恐吓取财、掳人勒赎,违反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中强暴、性交易等罪行,不得成为计程车驾驶。
确保计程车司机有执业的能力与品质,并排除犯罪高风险份子,保障在密闭空间中乘客的身家财产安全,这就是交通部在做的事。
这样的规范,让人民觉得“安心”,还是“麻烦”呢?那来看看外国的月亮,噢,不,是外国的法规怎么订的。 〈德国计程车驾驶考照得先认路不能有前科〉一文提到,德国的计程车司机素质很高,“除了不能有犯罪前科,还得恶补好几个月,通过笔试和口试后才能取得营业驾照,考试的教学课程,除了基础的法规,还必须把柏林的重要街道、旅馆、餐厅、警察局、医院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全都背得滚瓜烂熟。”看起来在法规制定的方向上,台湾与德国大同小异,差别似乎只在于考试的难度。
政府机关无法把关的“最完善安全记录”,你信吗?
Uber 原先以“高级黑头轿车”服务起家,车子、司机是找当地专业的租车公司合作,媒合闲置中的车行司机与需要高级轿车接送服务却又非长期包车的使用者。之后 Uber 推出平价版的 Uber X,找来开私家车的个人当司机,媒合有车有时间的个人与想搭车的民众,只要有一台还算不错的黑头四门轿车,再去申请警察刑事纪录证明(良民证)与无肇事记录,就可以成为司机,开起俗称的“白牌车”、“野鸡车”,有人怀疑 Uber X 的司机没有保乘客险,但 Uber说法是,在每次行程中都有为司机与乘客保险,细节则待日后公布。
Uber 强调,司机有上述的背景审查,且每趟行车都有 GPS 记录,还有乘客评分纪录,可谓“有最完善的安全记录”。
不过 Uber 没有客服电话,印度女乘客遭 Uber 司机性侵害的事件,甚至是司机偷关掉 GPS,将睡着的女乘客载到偏僻处,且这名司机三年前还曾被指控为性侵犯。一趟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纪录的旅程, Uber 系统当时作何反应?宣称让乘客能拥有一趟安全、便捷的行程,Uber 真的有做到吗?
如果为你的家人,你身边的女性朋友多想 1 分钟,你很可能也会支持交通部的作法。台湾不排斥科技也不排斥创新,但要有一个能够让当地主管机关介入,民众能信任的安全把关措施。
延伸阅读:
- Uber 再踢铁板,韩国起诉其 CEO Travis Kalanick
- 司机性侵女乘客,Uber 印度遭禁
- 线上叫车共乘服务在加州违法! ? Uber 等三公司跳脚
(首图来源:Uber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