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魔鬼终结者:黑暗宿命》开头有过一个并不起眼的铺陈:女主角的弟弟上班时,发现自己的工作已经被机器人取而代之,姐姐气冲冲去找主管理论,得到一句“这是未来”的回应。
类似人类被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所威胁甚至反噬的情节在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机器人取代重复性的劳动工作也是公认的自动化高度发展后可以预见的后果。
早几年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事情离自己还很远,毕竟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的成本并没有比人工便宜,部分操作的完成度也不尽如人意,直到最近,有关自动化失败的新闻仍在印证着人们的判断:日本的机器人旅馆因效率低下“解雇”一半机器人;特斯拉工厂过度自动化导致 Model 3 产能爬坡缓慢;Adidas 关闭机器人工厂也被推测是成本高昂且无法大规模生产。
▲ Adidas 的机器人工厂计划宣告失败。(Source:Adidas)
看起来,自动化只是看上去很美,机器人要革掉人工劳力的命为时尚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机器人劳动力成本下降
在帕萨迪纳市区一处街角建筑的厨房中,机器人 Flippy 抓起装满鸡柳条的炸篮,将其浸入热油中,由感测器确认温度后,再将炸篮提起、沥干并将鸡柳条倒入漏勺。
不远处,另一个 Flippy 看着牛肉饼在煎锅中嘶嘶作响,它透过眼部的镜头将图像传送至大脑的机器视觉系统,待牛肉出现正确的棕色阴影后,用铲子状的机器手臂将牛肉铲出放在汉堡上,再将汉堡摆放到托盘。
Flippy 是 Miso Robotics 公司为企业厨房打造的机器人,专门处理危险、繁琐且注重时间的烹饪,例如翻转汉堡、炸鸡、切菜等,换而言之,就是做餐厅中工资最低的工作。
注意,上述场景发生在 2016 年,Miso Robotics 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机器人能在速食生产线上像人类一样干活,并且让成本比最低工资还低。
最初 Flippy 的价格并不便宜,一台需要 10 万美元,但由于硬件成本迅速降低,2020 年它的价格已经降至不到 1 万美元,且很快会有更便宜且更节省空间的型号登场。
▲ Miso Robotics 声称 Flippy 可以将餐厅的利润率由 5% 提升至 14%。(Source:Miso Robotics)
这还没完,为了进一步打动餐厅的老板们,Miso Robotics 还推出订阅制,每月 2,000 美元就可以雇一台机器人在后厨帮忙,相当于每小时的用工成本只要约 3 美元。同样的工作若雇佣真人员工,根据餐厅的营业时间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每月需要支出 4,000 到 10,000 美元,何况机器人永远不用请病假,只要你愿意,它可以 24×7 小时运转。
目前 Flippy 已经在道奇体育场和连锁店 CaliBurger 投入使用,或许美国人不久以后就能在各种速食店吃到由机器人制作的汉堡了,说不定劳动力成本降低后,食物的价格也能更便宜。
Flippy 有望解决餐饮业长期以来人手不足的困扰,消费者对速食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较低的薪资导致美国餐饮业离职率居高不下,每年超过 100%。
被机器人淘汰的工作
就像早期的电脑往往占用整间屋子储存数据一样,在大多数案例中,机器人就算能完成工作,其工作环境也多半需要大幅改造,而不是即插即用,更不用说与人类安全地合作工作,因此从第一台机器人出现至今,机器人很多时候因成本昂贵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如今电机发动机和感测器技术都得到了改善,成本也大为降低,Flippy 等机器人既便宜又可靠,还能在正常环境下工作,这才引起了人们的焦虑乃至恐慌。
不只是餐厅工作人员,自动化对工作职缺的侵袭是全方位的,而且来得比想像中快一些。
▲ 美国服务业的自动化对劳动力的取代速度是以往变革的 2-3 倍。(Source:贝恩)
贝恩咨询公司 2018 年发布的报告《劳动力 2030》就因探讨了自动化对社会环境的冲击而备受关注,报告预测到 2030 年,自动化的普及将减少当前 20%-25% 的工作职缺,也就是说有 4,000 万人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这还只是在美国。
更糟糕的是,即便保住饭碗的员工,工资的增长也会慢得多,例如餐厅采用自动点餐机和线上点餐系统,其成本可能低于专门雇佣服务员,因此若服务生的工资保持在该水平以下,就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只不过工资涨幅就变得极其有限。JL Warren Capital 的报告也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低于其加州工厂,原因是上海的劳动力成本低于全自动化产业的成本。
贝恩的分析显示,未来几十年中,大约 80% 的工人或受到工资增长停滞或失业的影响,而且 Flippy 的例子已告诉我们,自动化的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让许多原本依赖人力的行业看到或重新思考自动化的必要性,机器人除了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外,也能在病毒面前无所畏惧。在提倡“非接触”的大环境下,我们也能看到机器人在送餐、消毒、体温等场景的应用。
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
当然,自动化给就业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机器人消除旧有工作,但新的技术也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就像电脑让成打字员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也创造出软件开发者、电脑技术人员等新的职业一样,自动化的普及势必会让机器维护人员的需求迅速扩大,AI 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数据标注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还有学者以个人电脑为例,指出自动化未必会使某种职业消亡。“当电子表格软件第一次出现时,每个人都在预言簿记和会计工作要完了,”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工程学教授肯‧戈德伯格(Ken Goldberg)说,“实际上它改变了工作,因此会计们不用花费整整一天时间在计算机上加数字,而是开始进行数据可视化和规划等工作。”
(Source:Unsplash)
然而,站在个体角度来看,要在自动化的浪潮下找到出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是新的工种还是优化效率,技术门槛显然越来越高,服务生被点餐机抢了工作,有多少能转型成机器维护人员?工厂配备全自动装配线后,工人们又有多少具备维修机器的能力?
何况这一轮自动化不仅威胁着体力劳动者,技术含量不高的基层白领也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借用近期被广泛引用的一句话来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好在,低技术劳动力被机器取代大概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还有机会向其他劳动力密集的领域转移,餐厅的工作没了,还可以去送外卖、快递,总不至于所有人在一夜之间都丢掉饭碗。
自动化技术侵占劳动力市场不是 AI 出现后才有的现象,美国 1900 到 1940 年的农业自动化使数百万农民失业,就被视为大萧条的诱因之一,在那一时期出现的商业洗碗机,更是威胁要消灭整个后场工作。
如今在疫情和油价暴跌双重冲击下,美股创下仅次于 1987 和 1929 年的单日最高跌幅,欧洲多国股市跌入技术性熊市,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全球,以网络、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扩大生产力的同时,也被认为拉大了贫富差距。
历史仿佛进入了新的轮回,但和上个世纪相比,如今技术变革的步伐显然越来越快,留给人们适应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KUKA Roboter GmbH, Bachman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阅读:
- 机器人进军厨房,速食业再掀自动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