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近豪雨、地震、台风等天灾频传,造成莫大损失。近年来设置很多的太阳能面板,也受到考验,例如神户市须磨区因为分布在 400 平方米坡地上的太阳能面板有流入铁轨之虞,山阳新干线还暂停营运了一段时间。
7 月,西日本豪雨造成死者人数甚至超过 200 人,显示雨势之猛烈,经济产业省指出,广岛、爱媛、冈山、兵库县等 6 县共有 14 处太阳能电厂因水淹而故障,或因土石滑落而导致面板受损。太阳能案场崩塌的业者指出,这次的天然灾害超出想像,虽不一定违法,但必须负起责任妥善处理,太阳能面板废弃的问题也因此受到重视。
废弃物法令 须从源头管理
一般来说,太阳能面板的耐用年限,大约在 20 到 30 年,日本原本预估 2040 年才会有多达 80 万公吨的废弃面板问题出现;尽管现在还没爆大量,气候变迁提醒了相关人士必须未雨绸缪,否则污染了环境,将有损原先友善环境的初衷。
而台湾的《再生能源发展条例》于 2009 年公布,趸购费率保障收购 20 年,预料 2029 年会陆续出现大量废弃太阳能板;另外,根据立法院预算中心 7 月所提的“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相关问题之探讨──绿能(太阳光电及风力发电)”报告,台湾太阳光电的发电量,去年度已从 2007 年的 200 万度成长为 16.92 亿度,在设置量大增的同时,预估 2023 年太阳光电废弃物约 1 万公吨,2035 年将达到 10 万公吨。
分析太阳能板的组合结构中,玻璃占了重量的 78%、黏着剂和背板占 7%、铝框和电池片也各占近 7%,但目前台湾尚无专业的回收厂。为了推动太阳能模组资源有效再利用,避免恶意丢弃破坏环境,成亚资源科技、中台资源科技、春池玻璃实业和金益鼎 4 家企业,在 5 月合组了台湾太阳能模组资源化产业联盟,由台北科技大学、成功大学、工研院材化所、台湾产业服务基金会提供技术支援,目前正在多方搜集资讯。
成亚董事长陈皇志指出,太阳能板的废弃牵涉到多个面向,首先是法令和制度,例如环保署要比照废电子电器采取公告应回收废弃物的模式,还是由生产者自主回收?它的代码是什么?面板的产权归谁?发生问题时由谁负责?另外是费率问题,处理费用如何计算?最后是处理技术,都有待一一厘清。
循环经济 向欧洲日本借镜
太阳能系统业者永鑫能源公司董事长汤孟翰则建议政府,不仅对太阳能产业,对所有可能产生废弃物的产业,都要从最源头开始,把环保及废弃物的相关法令订定清楚,并严格规定厂商遵守。
以欧洲为例,以太阳能模组厂商为主的业者已于 2007 年成立 PV CYCLE,2010 年开始自主回收太阳能板。此外,欧盟非电子电机设备指令(WEEE)于 2012 年生效,使回收机制更完整,其中太阳能板回收率在 2018 年 8 月 14 日为止的 3 年内,应达到 80%、再生和再利用率达到 70%,借此达到 R 目标,也就是重复使用(Reuse),例如直接使用二手的太阳能板或铝框;循环使用(Recycle),可将废玻璃重新利用;回收再使用(Recovery),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或背板能变质后再利用。
日本现有的技术,即可利用机器取下铝框,再将玻璃打碎,拿下背板,并将玻璃透过风力依颗粒大小分类,也可以用热刀将玻璃和黏合用的 EVA 膜切开,这样玻璃就不会被打碎,再利用的价值更高。不过技术虽然已经研发出来,整体而言,目前回收成本仍偏高。解决方式之一,是模组制造商先有循环利用的概念,在生产前,就要设计容易拆解的产品。
日本这次天灾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就是提供新的风险估算值。陈皇志指出,日本之后会统计出面板报废的数量,届时可以比较业者当初设计的模型,统计出个中差异,当作往后设定风险系数的参考。台湾和日本民间也已建立交流管道,希望共同找出降低处理成本又达到循环经济的最适方法。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