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解盲后的连环爆,意外牵扯出政商金流的利益往来,翁启惠未做好利益回避,遭逢人生最大的考验;同时也让他当年大力扶植的生技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台湾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中研院,因为一家生技公司浩鼎,而无端沾染尘埃,中研院院长翁启惠更身陷风暴,在立委曾铭宗的强烈质疑下,还意外牵扯出翁启惠、浩鼎董事长张念慈及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三人间复杂的政商金脉关系。
疑问一:美国出事回台挂牌
浩鼎连环风暴中,翁启惠有没有说谎?产官学有无利益输送关系?是否涉嫌内线交易?这三大浩鼎解盲失利后的疑云若无法厘清,恐怕不利于台湾生技产业未来的发展。
2012 年 9 月,正当浩鼎与 Optimer 分家之际,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力挺好友翁启惠、张念慈,以每股 1 美元的价格,总计出资 6,000 万美元买下 Optimer 所持有的浩鼎 43% 股权。但同年 12 月到了台湾资本市场,浩鼎成为大明星,以每股 90 元登录兴柜,约是当初成本的 3 倍。2015 年 3 月 IPO(首次公开募股)上柜时,浩鼎承销价更高达 310 元,和当初的 1 美元成本相较,已是 10 倍暴利。
市值膨胀的过程不到 3 年,浩鼎身价却透过在台湾 IPO 轻易地暴增 10 倍,但摊开浩鼎 2015 年的财报,不只没有营收,税后净损 9.39 亿元,是历年之最。但浩鼎依然在政府鼓励生技业的特许条例下,轻易在台湾挂牌上柜。
然而,在挂牌前夕,浩鼎与之前的母公司 Optimer 仍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官司缠身。事实上,2013 年时 Cubist 以 5.5 亿美元收购 Optimer,正好揭开了 Optimer 可能违反《FCPA》(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反海外腐败法)的疑云。
根据美国媒体报导,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2012 年 Optimer 公司声明中提及,当时的董事长张念慈拿到了 150 万美元技术股,可能涉及了《FCPA》,违反了利益冲突。其中特别提及,有一笔莫名支付某实验室的 30 万美元,恐怕牵扯到是否违反《FCPA》贿赂的规定。
整件事情让 Optimer 不得不做出明快的处分,当下董事会就决议解雇了前首席首席执行官、前首席执行官及副总裁兼临床开发研发长;还有一位就是前创办人之一、当时的董事长张念慈。
但令人纳闷的是,从浩鼎登录兴柜的公开说明书及公告中,虽已经提及董事长张念慈所面临美国证管会及司法部的调查,以及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而张念慈也还因为此事而下台,但为何到了台湾之后,浩鼎在短短时间之内,却可以轻易的 IPO 上柜呢?
一家公司拥有两套标准?在美国必须受到严格审理,到了台湾就能漫天吹捧吗?而小股民就应该无辜受伤吗?
疑问二:违反利益回避原则
浩鼎解盲失利后,让民众再次见识到政商紧密结合,彼此照应的戏码;然而,资本市场必须是公平、透明的环境,身为中研院院长一职,翁启惠恐怕根本轻忽了利益回避的分际。
翁启惠、张念慈两人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前后期学长学弟,实验室又刚好相邻,一直以来就有着深厚交情。1998 年,翁启惠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创立 Optimer 时,张念慈当然是全力相挺。所以,浩鼎对翁启惠及张念慈都有着意义非凡的革命情感。
然而,翁启惠回台担任中研院院长后,却忘了利益回避原则。2007 年《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不到三周就通过,据知,正是当时担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蔡英文、国科会主委陈建仁及翁启惠私下拜访立院院长王金平后,所积极促成的创新法案;再加上众人熟知王金平与尹衍梁的师生情谊,这层层复杂的政商脉络,也给了外界不少的联想空间。
回顾当初,《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原本立意良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台湾生技业更容易取得人才、资金,为台湾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颗新药美梦而努力。《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施行后,为招揽人才,同步也放宽了学研单位研究人员可以持有股权、担任新药公司研发顾问的规定。
此外,若主要技术提供者为政府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时,经任职机构同意,得持有公司创立时 10% 以上之股权,并可担任创办人、董事或科技咨询委员,不受《公务人员服务法》之规范。也因为《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让所有没有营收获利的新药公司,可以进行 IPO,便于从资本市场取得资金。
原本是一桩美意,但相关人士不懂得利益回避,最后却赔上整个生技产业。浩鼎争议发生至今,让人觉得就像是从美国拿一个价值不高的新药开发案,重新在台湾包装,经过台湾产官学界认证后,成为人人吹捧的新药明星,赚取暴利。
而其根本的错误,就在于产、官、学三方就是同一个利益共同体,完全是为自己量身制定法规、把技术转给自己、再加上自家人持股,同时又同声背书;当球员身兼裁判的时候,就没有理想或公平可言了,最后受害的,当然就是资讯完全不对等的小小投资人了。
疑问三:经理人卖股时机敏感
“翁启惠女儿翁郁琇在浩鼎新药解盲前,确实有出脱持股。”3 月 25 日,根据士林地检署的调查显示,翁郁琇持股已经从 3,000 张卖到剩下 1,933 张。这让市场人士不禁要问,卖的时机点是否太过于巧合?到底有无涉嫌内线交易?
除此之外,根据公开资讯观测站资料显示,身为浩鼎总经理的黄秀美在浩鼎解盲前的几个月间陆续出脱持股,先是 10 月卖出 53 张;11 月再出脱 32 张,合计卖出 85 张。若以取得成本 1 美元计算,而当时均价 500 元附近,至少获利高达 4,000 万元。
由于黄秀美出脱浩鼎股票并未申报转让,很显然是有意规避公司内部人出脱持股 10 张以上必须事先申报转让的规定;因此,应该是以每日卖出 10 张以下的方式出脱持股。
受人质疑的是?既然黄秀美在记者会上,对于浩鼎解盲后的临床数据信心满满,私底下为何却不断出脱持股?若统计黄秀美个人持股,从挂牌以来的 602 张,呈现一路减持的状态,解盲前夕只剩下 42 张。若以均价 400 元计算,至少入袋 2 亿元,若根据公司回应为买房资金运用,那所需金额未免也高得吓人。根据检调单位指出,浩鼎内部高阶主管也在 2015 年第四季密集出脱持股,包括董事许友恭卖出 103 张、卓隆烨以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义卖出 17 张、副总经理孟芝云卖出 63 张、曾毓俊卖出 81 张。
虽然,浩鼎严格规范,在新药解盲前一个月,限制所有员工均不得买卖浩鼎股票,偏偏公司内部多达 11 位董事及高阶主管选在 2015 年 10 月至 12 月的前 2 个月期间,密集出脱持股。
浩鼎对外宣称看好临床数据的结果,私底下重要经理人却不断出脱持股;言行不一的行为,说明了这家公司的信用受到严重质疑,看在小股民的眼中,相当无奈。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翁启惠公开信:因我专利而创的公司,竟成我人生最大的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