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从 5 年前开始刻意扶植小供应商,以掌握与主流供应商的谈判筹码。前有和硕成功逼近鸿海,现在,台湾光学股王大立光也正面临“第三势力”挑战。
股王大立光电 1 月 14 日召开法说会,宣布 2015 年营收 558.68 亿台币,年增 21.96%,更以 180.09 元的每股盈余创下台股新纪录。虽然与其他科技股相较表现仍属不斐,但当天股价却重挫 5%,原因无他,就因为当天外媒传出大立光主要客户苹果,破天荒入股日本光学厂康达智(Kantatsu)。
虽然“入股”应是讹传,苹果应只是协助采购机台,但过去一年来,大立光股价饱受苹果供应链政策影响而不断震荡。随着 iPhone 6s 销量不如预期,去年 7 月市场开始传出大立光不愿降价而被砍单,股价从 3,715 元开始下跌,近期一度失守 2,000 元,股价近乎腰斩,市值最高蒸发超过 2,400 亿元。法说会隔日,大立光举办媒体餐叙,首席执行官林恩平也被媒体追问此事。他不愿正面回应,只说,目前订单能见度仍为一个月,今年第一季营收衰退比起去年同期,确实“比较严重”。
事实上,“两手策略”本就是苹果管理供应链的老手法,一面巩固与旧有供应链的关系,一边扶植新的供应商加入,藉以分散风险、强化议价能力。过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和硕与鸿海。2011 年,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库克上台后,打破乔布斯时代鸿海独拿 iPhone 代工订单惯例,大力扶植和硕。起初,和硕赔得一蹋糊涂,最惨时一年报废 30 亿台币的产品。不过,经历 3 年惨痛学习曲线后,和硕逐渐提升良率,苹果订单占其营收比重从 3 年前 43.3%,一路成长到去年超过 55%,鸿海则从 49.5% 一路跌到 43%。外资认为,最新 iPhone 6s 的订单,和硕在小尺寸机种节节逼近鸿海,从原先三成订单,更进一部抢得五五对半,虽然双方都不愿对此多做评论,但从外资“弃鸿海、拥和硕”的态度来看,鸿海的代工帝国,正受极大威胁。
大立光面临的困境与鸿海类似。大立光一路从 iPhone 3GS 的 300 万画素相机镜头做起,直到 iPhone 5 的 800 万画素相机镜头,大立光能做到“画素提高、镜头高度不变”的要求,从此远远抛开对手,成为苹果供应链中不可替代性极高的供应商。苹果当然不乐见被供应商勒住咽喉,台湾的玉晶光电、中国舜宇光学,都是苹果力挺的第二供应商,但两者都一直无法突破高阶产品良率关卡,夺下最重要的 iPhone 5 主镜头订单。
“光学产业的两大竞争门槛就是技术与产能。”一名光学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次出线的康达智跟前两者不同,身为日商夏普子公司,在 iPhone 6 时打进苹果供应链,技术能量不错,过去是碍于产能有限、无法大幅接单。大立光必须谨防康达智在苹果的协助下扩产,成为既有技术又有产能的劲敌。
客户是因为嫌自己不降价而使出两手策略吗?林恩平不愿做出评论。无论产业前景如何,他一直持续扩厂计划,替“有技术又有产能”的龙头地位固桩。他看好今年千万画素双镜头成为高阶手机主流配备,甚至还有客户开出一支手机十颗镜头的规格,面对同业来势汹汹,他淡定表示,“竞争永远都在,如果对手强,大立光自己也要多加油。”
(本文由 天下杂志 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 WSJ:海尔 40 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 下载破亿!台湾“玩美彩妆”为何能挤身全球一流 app 品牌?
- 第一家智慧纺织厂 做出小英的羽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