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春季时,苹果推出了新版的 12 吋 MacBook。这款略显激进的笔记型电脑,除了搭载键程极短的蝶式键盘,全机除了 3.5mm 耳机孔,就仅有一枚 USB Type-C 插孔,用来兼让 Mac 充电与传输资料。而那时也是 USB Type-C 开始被消费市场广泛知悉,甚至被更多厂商采用的开始。
Thunderbolt 3 也改采 USB Type -C 界面
不过在同一年,苹果长期与 Intel 合作的另一款传输标准 Thunderbolt,也在市场上以较为静默的姿态推出第三代(苹果与 Intel 亦是 USB 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这项在 2009 年首次亮相的连接技术,除了有远比 USB 快的速度,也支援双向传输,包括 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亦长期搭载第二代 Thunderbolt 2(同步速度为 20GB/s),可惜因为价格高昂,同时界面也与主流的周边孔埠不相容,因此除了苹果电脑,在主流产品上鲜少见到 Thunderbolt,或许就连 Mac 用户也不常使用。
但有趣的是,在 Thunderbolt 3 上,连接器的界面,却由原本的 Mini DisplayPort(苹果公司的独家界面),换成 USB Type-C。这时就产生一个问题:由于外观都一样是 USB Type-C,那么这枚界面究竟应该是 USB 3.1,还是 Thunderbolt 3?
USB Type-C 与 USB 3.1 不同
这首先需要理解 USB Type-C 与 USB 3.1 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东西。严格来说,USB Type-C 虽然是 USB 3.1 标准的一部分,但 USB Type-C 这个规范,其实是在定义连接器的界面样式,相比之下,USB 3.1 却是一套传输标准。换言之,对消费者来说,USB Type-C 某种程度可以视为是一枚接头的“外型”,而这个“外型”则可以内嵌不同的传输标准,例如 USB 3.1,Thunderbolt 3,甚至 USB 3.0,因此一枚外型完全相同的 USB Type-C,其实可能会具备不同的功能。
例如,一枚传输标准为 Thunderbolt 3 的 USB Type-C 接孔,如果连接上支援 Thunderbolt 3 的外接硬盘,则可以以每秒 40GB 的同步速度传输档案。由于 Thunderbolt 3 也向下相容 USB 3.1,因此这枚 USB Type-C 也可以改插 USB 3.1 的外接硬盘,只不过速度会下降至每秒 10GB(USB 3.1 的理论速率) 。不过若是反过来,在一枚搭载 USB 3.1 传输标准的 USB Type-C 接孔上反插 Thunderbolt 3 的外接硬盘,就会发现什么事也没发生──因为规格不支援。
一枚 USB Type-C 各自表述
尽管因为 Thunderbolt 3 发表得晚,也一如它的前代们般不普及,不过 USB-IF 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消费者可能就根本搞不清楚这枚 USB Type-C 实质上是什么。而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已经发生了。由于许多厂商看上 USB Type-C 的纤薄与正反皆可插的便利性,纷纷将自家产品的 USB 接头从最常见的 USB Type-A 样式,或是会用在手机上的 micro USB-B 换成 USB Type-C 接孔,使得目前的 USB Type-C 存在了 USB 3.1、3.0 甚至 2.0 三种传输规格(速率依序为 10GB/s、5GB/s 与 480Mbps),更不用说还有 Thunderbolt 3 等在后头,就连影像传输的 Displayport 与 HDMI 也都来手插一脚。
而 USB-IF 对此想出来的办法尽管有效,却不免在某种程度上扩大问题──因为 USB-IF 想到的方法,是发明各种图标,标示这枚 USB Type-C 支援的传输标准。例如一枚 USB Type-C 如果能支援 Thunderbolt 3,就会在接头上标记一枚闪电图样,若是支援至 USB 3.1,就会在接头上标示“SS” 。
▲ Type-C 外观的 Thunderbolt 3
头痛的消费者
显然地,USB-IF 希望能让 USB Type-C 界面成为全球统一接孔,甚至取代 3.5mm 耳机孔。而如果成本许可的话,也希望能让每个 USB Type-C 界面的传输标准都是 Thunderbolt 3──因为这种标准不但功能最强(具有 40GB/s 的双向同步速率 ),也能够向下兼容。而对用户来说,如果插上 USB Type-C 却发现预期中的功能没有发生,除了要确认连接阜是否故障,也得再爬一次产品规格,确认这款 USB Type-C 是否支援需要的功能。
回头来看,那么在 12 吋 MacBook 上搭载的 USB Type -C 究竟支援什么标准?答案是传输速率 5GB/s 的 USB 3.0。值得一提的是,现今搭载在手机上的 USB Type-C,则主要仍采用 USB 2.0。
(感谢读者提醒,修正部分缺字)
注一:在 2015 年时,USB-IF 将 USB 3.0 更名为 USB 3.1 Gen1,而 USB 3.1 则更名为 USB 3.1 Gen2。为免繁杂,文章仍以旧名称呼。
注二:USB-IF 是负责制定 USB 标准的非营利组织,成员主要是 IT 巨头,例如 Intel,微软,苹果,惠普。
- Thunderbolt™ 3 – The USB-C That Does It All
- USB Type-C to get less confusing through more logos
(首图来源:Flickr/Maurizio Pesce CC BY 2.0)
延伸阅读:
- MacBook 上那个 USB Type-C 是何方神圣?
- USB-C 和 USB 3.1分不清?这篇技术文章或许可以帮上忙
- Intel 计划用 USB Type-C 取代传统 3.5mm 耳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