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半导体的一举一动受尽全球瞩目。12 月底,市场上传出台积电前首席执行官、中华电信前董事长蔡力行转战中国紫光的消息,随后蔡力行本人出面否认,但已引发台湾业界关注。而后不久,业界尊称“蒋爸”的台积电前首席运营官蒋尚义,也被揭露正式受到中国晶圆代工厂龙头──中芯国际延揽为独立董事,消息一出又再度为台湾半导体界投下一记震撼弹,市场热议揣测不断。
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来已倾国家之力投入庞大资金发展半导体产业,相关技术逐步积累。记忆犹新,2015 年 10 月我们才看到华亚科前董事长高启全出任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一职,显示中国猎才的吸引力已能打动企业核心高层的心。而究竟,中国半导体现在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什么阶段?人才到位是否会成为中国迈向半导体成功目标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呢?
现阶段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中国在 2014 年推出《国家积体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政策,为中国业者深植半导体实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其后赫赫有名的大基金成立,大大激励中国业者扩大投资规模。
从资金面来看,拓墣数据显示,2015 年至今中国境内晶圆厂投资计划约人民币 4,800 亿,其中中国出资部分约为人民币 4,350 亿,占整体中国 IC 基金(包括大基金和地方基金)总额的 86.5%。而大基金承诺的初期投资额度也已接近人民币 700 亿元,分配给 IC 制造端晶圆厂的建置项目占比高达约 60%,显示大基金布局的第一步,是稳固中国业者在晶圆制造端的实力。
为什么以晶圆制造做为发展的第一波重心呢?事实上,虽然中国已跃居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但偏低的自给率造成的严重贸易逆差仍亟待解决。目前中国半导体相关产品的自给率仅约 27%,与《中国制造 2025》计划 2020 年半导体自给率达 40%,2025 年达 70% 的国产替代化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因此,在这波国家主导的投资热潮下,也吸引了台积电、联电等全球同业趋之若鹜。两年内,联电厦门厂、力晶合肥厂、台积电南京厂陆续动土,格罗方德也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将当地的一座旧 8 吋晶圆制造厂改造为 12 吋晶圆制造厂。拓墣统计,至 2018 年中国 12 吋晶圆厂总产能将高达每月 110 万片,占全球 12 吋晶圆厂产能比重也将自 2016 年的 8% 攀升至 2018 年的 21%,全球 12 吋晶圆厂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成定局。
内存产业更是目前中国半导体的发展重心。根据 TrendForce 内存储存研究(DRAMeXchange)预估,2017 年中国市场所消耗的 NAND Flash 量将占全球 30% 以上,2020 年将占全球逾 40%,在此趋势下,中国大举进军内存产业,并戮力寻求技术面的着落。其中,武汉新芯已与飞索半导体(Spansion)合作,预计 2018 上半年量产第一世代的 3D-NAND 产品,2016 年更与紫光集团联手成立长江存储科技公司,预计整合中国在 NAND Flash 制造端发展能量。
万事俱备,资源有效配置才是重点
这么看来,中国为了发展半导体,不断加大的政策与投资力度让全世界都十分有感,尤其中国投入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银弹充足,对于需要钜额资本为底的半导体产业而言,确实是一大优势!
不过,资金面到位带来的无穷希望,仍需经由缜密的计划、配置资源才能筑梦踏实。大基金运作的原则,是以帮助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为主,需朝向合理的资源整合方向前进以形成规模效应,如长江存储的成立就是一例,而对于较不具规模的厂商而言,资金扶植的重点,将是协助其差异化的实力,才能免于产业恶性竞争而遭淘汰。
整体而言,中国半导体当前的技术层次仍离国际大厂有一段差距,但借着充沛的资金挹注,无论是 IC 制造、设计乃至于封测段的产业链都有计划性的持续进展,不断逼近国际水准,2016 年底,中国又向业界宣告,其延揽半导体人才的高度已直捣核心管理阶级,假以时日,相关综效是否真能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确实值得关注。
拓墣产业研究院隶属于集邦科技,是最前端的科技调研组织,以新兴科技推广为己任,如果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更多兴趣,可参考拓墣报告:
- 中国积体电路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报告购买与其他合作联络,请联络拓墣。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延伸阅读:
- 再有产业大将登陆!台积电前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出任中芯独董
- 中国发展内存狂挖台湾墙脚,南亚科、华亚科成人才培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