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家梵高著名画作无数,其中画作《在亚尔的卧室(Bedroom in Arles)》共绘制了 3 幅,其一放在荷兰的梵高博物馆,另一幅放在法国的奥塞美术馆,最后一幅则放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3 幅虽同名,并有着同样的摆饰,但还是可看出其中的差异,显见手作的差别性。而芝加哥艺术学院近期为了要能重现梵高刚画好时的色调,利用了数字化的方式重新改造了此画作。
来自芝加哥的艺术团队清楚的了解,现在《在亚尔的卧室》的色调并不完全吻合梵高在信中,向自己的哥哥 Theo 和其他艺术家所描述的色调。团队其中一员 Casadio 博士表示:“梵高在信中给了许多详细的描述:家具的颜色是黄色、床罩是红的、墙壁是淡紫色的,然后门则是紫色的。但现在我们在画中所看到的墙颜色却是浅蓝色。”
但这并不代表这幅画是幅赝品,这的确是梵高亲手绘制的,那么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了找出原因,研究团队将此幅画中的墙面剥落物放到显微镜底下观看,他们看到原先色调的残余物,并发现是一个接近深红的颜色,在当时是从一种叫做“胭脂虫”身上所萃取出来的。然而,这种色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的褪色,当然也就影响到了梵高以此“深红”颜色与蓝色所调和出来的紫色。
即便在那亚尔的真实房间中,这一面墙早已被证实其实为白色,但梵高当时画此作品就是为了要传达一种平静的氛围,这是需要淡紫色与紫色的帮助才能呈现的,现在的淡蓝色根本没有办法完整传递梵高的思想。为了完整重现,芝加哥艺术团队继续着手调查其它的部分,利用 X 光的方式以原子能阶观察色调呈现,并大致抓出原本组合出这个色调的配方。
▲ 经重现后两幅《在亚尔尔的卧室》的差异,左为重现后的画作。(Source:BBC)
Casadio 也表示,当他们把这个紫色重现后,同时它也回复了互补色的平衡:黄色与紫色,这样一来,在看这幅画时又会有全新的感受,更贴近梵高当时想呈现的概念,不只是这褪色的淡蓝色带来的感觉这么简单而已。
- Van Gogh’s bedroom gets digital makeover
(首图来源:Flickr/Stefano Brivi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