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一直以来都是相当被看好的两项充电技术, 但过去受到技术规格无法统一, 始终无法普及化。三星在MWC上正式秀出两款智能手机S6与S6 Edge,两款手机均采用全新快速充电功能可以在短短 10 分钟充电就可以得到使用4小时电量, 并内建符合WPC与PMA认证的无线充电模组。这次由消费电子巨擘~三星与Apple(Watch)带头, 可望让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技术整合与普及出现曙光.
手机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是什么呢? 为何三星要一口气将两项充电技术导入S6 系列? 以下针对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这两项充电技术就一探讨:
1. 快速充电:
充放电速度取决于电流与电压, 快速充电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放大电流与电压的方式达到缩短充电时间的充电方式.快速充电规格其实已提出2~3年的时间,因第一代手机快充规格技术成熟度不高及品牌手机大厂未力推下迟迟无法普及. 随着大屏幕及大容量电池手机销售量越来越高,快速充电的需求逐渐加温, 加上快速充电规格已全面升级到第二版(同时加大电流与电压的方式),预计2015年Q2以后, 支援快速充电的手机机型将可望大爆发.
手机快速充电规格目前主要分为高通Quick Charge及联发科Pump Express两大阵营. 其中, 目前主要的手机大厂都以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技术为主, 如HTC 标榜充电速度是标准充电器的175%,可以在30分钟之内充满60%电量的Rapid Charger 2.0、三星标榜采用涡轮技术可以短短 10 分钟充电就可以得到使用4小时电量“闪电快充”及Motorola的Turbo Charger 2.0.
过去高通Quick Charge 1.0技术最高支持10W的充电功率,也就是在5V的充电电压下,充电电流可以达到2A, 而Quick Charge 2.0的大充电功率进一步增加到了36W,透过支援5V、9V和12V三种电压及最大3A充电电流, 可以快速将电池充满, 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
图片来源: 网络
快速充电要发挥功效是在必须使手机端与充电设备达成快速充电协议才能运作. 除了行动装置必须支援Quick Charge 2.0规格外, 必须有一台可以支援Quick Charge 2.0的高电压(9V或12V)充电器才可以才能发挥最高3A的充电电流。
图片来源: 网络
若并非使用支援Quick Charge 2.0的高电压充电器, 而采用广泛使用的USB 2.0和USB 3.0来充电, 最高的输出电流也只要0.5A和1.5A, 并无法发挥Quick Charge 2.0的作用。
图片来源: 网络
2. 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乃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不用电线连接就可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 目前主要的技术为磁感应与磁共振.
目前坊间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有三大阵营~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及 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等主要技术标准. 三星S6与S6 Edge内建无线充电模组 只支援符合WPC与PMA认证, 也就是由德州仪器、飞利浦、索尼所主导, 市占率超过 95%的WPC Qi 标准 及强调建置无线充电环境的 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 反而由三星、英特尔、高通发起的 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并不支援。
WPC与PMA采用的磁感应充电技术用于短距传输、效率较佳且成本低廉,比较适合用在行动装置上; A4WP采用的磁共振技术容许 4~5 公分的充电距离并同时为多个装置充电及可将充电板嵌入其他材质, 比较看好被运用在未来的电动车充电上, 代表性的技术就是高通积极推动 Halo 电动汽车使用磁共振技术。
图片来源: 网络
无线充电并不是用来缩短充电速度, 与快速充电技术不能混为一谈. 由于无线充电以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组成的变压器由于在结构上有限制,所以能量存送效率会低于一般充电器, 充电速度会比直接使用有线充电器慢, 而且还有成本较高且不能在移动时充电的缺点. 不过无线充电具备无通电接点设计及无需以电线连接,这对于必须防水防汗的穿戴式或行动装置是不可缺少的技术。另外, 一个无线充电器可以对多个用电装置进行进电,在有多个用电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省去多个充电器、不用占用多个电源插座、没有多条电线互相缠绕的麻烦。在WPC阵营让持续让越多终端装置支援无线充电及PMA 阵营持续透过跨业合作让无线充电的环境更普遍, 都将让越多人购买无线充电器,促成无线充电终端产品的普及。
2. 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哪种技术会先普及:
就版主看法, 在行动装置领域中, 快速充电2.0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对手机用户的实质效益较大, 普及程度应该会较快. 无线充电技术则要视穿戴式装置与电动车产品是否能加速普及的程度而定.